“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资源段第二日活动见闻

民生   2024-11-18 10:53   广西  

11月17日,由桂林市融媒体中心、桂林湘江战役文传中心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资源段第二日活动成功开展,行程主要集中在该县的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


此次“重走长征路”从隘门界出发,经过五排河景区、石山底村、北门坳、凤水村、社水村,全程12.5公里。一路上,队员们不断探寻“红色足迹”,体验乡村振兴别样风景。


重走红军长征路 不负韶华自奋楫

11月17日,资源县雨转晴。

10点左右,隘门界仍被浓雾包裹,能见度不足5米,且伴随着丝丝细雨和呼呼作响的大风。才下车,便感觉到一阵浸骨的凉意。队员们赶紧添衣,并迅速集合。

队伍从资源隘门界出发。

上午10点半左右,队伍从隘门界雪景公园出发,经五排河漂流码头一路直行到石山底。

寒冷的天气,反而激发了队员的热情。在一声声响亮的口号声中,领队挥舞旗帜,队员们赶紧小跑起来,不仅可以暖和身子,还快速推进了行程。

“今天不仅山路崎岖,还伴随着寒冷的天气,让我们得到更为真切的长征体验。”队员小马告诉记者,由于带的衣物不够,他被冻得瑟瑟发抖。“我们现在感觉到的冷,和当年红军在行军中的饥寒交迫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资源山区的路十分蜿蜒,成年人长时间行走尚且吃力,然而一位母亲带着8岁的儿子默默跟着队伍前行,一路从未掉队。

“我今年8岁,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有点累,但我不怕累。”周嘉晨小朋友在队伍里格外惹人喜欢,穿着大大的红色马甲,一路跟着妈妈,全程独立行走,一直坚持到最后。

8 岁的周嘉晨小朋友跟着家长一起走完 17 日的全部路程。

红军三过资源县,其中两次经过车田苗族乡。1934年12月1日至8日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后,分别经过了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坪寨、石寨、车田、石山底等村。

此次“重走长征路”队伍经五排河景区到石山底,沿着当年中央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一路前行。

此路段原为古道,沿着龙洞峡溪流溯流而上,两岸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直达石山底。

傍着古道,一条崭新的柏油路笔直向前,待走到一处高地,位于低洼处的石山底村跃然眼前。“重走长征路”队伍一路上聆听了石山底村民杨昌玉救助红军伤病员的故事;参观了石山底人民公社、民宿旗舰店等,切实感受到了苗家风情。在石山底,天气转暖,阳光宜人。队伍暂歇了近半个小时,组织了一场唱红歌活动,并体验了五排油茶和车田西红柿等当地特色食品。

领队吹响“集结哨”,队伍又一次出发,前往北门坳。

北门坳在车田苗族乡与两水苗族乡的交界处,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关口险隘,坳口后山至今还留有几条古战壕。

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山路翻越山坳。

从北门坳出发约2.7公里,队员们来到了两水苗族乡凤水村,经过绾纶桥后,走过600米左右的山间小路,沿着百余级石阶拾级而上,两水红军烈士墓园出现在大家眼前。队员们纷纷敬献菊花,并向烈士墓默哀。

队员们深情缅怀红军烈士。

队伍到达社水苗寨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记者了解到,社水苗寨也是红军长征故道。

1934年12月6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翻越老山界后途经社水苗寨,红军队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了寨内苗族同胞的热情款待和拥护。红军战士与寨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流传至今。

返程时,山区里已经有了天黑的迹象。一天的行程结束,大家的身体已显疲惫,但还是忍不住和家人、朋友分享一路上的收获。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将成为人生旅途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光荣伯伯”的家乡成了新时代“示范村”

石山底村民杨昌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光荣伯伯”。在村口的同心广场上,村民们向记者讲述了村里人尽皆知的“光荣伯伯”的故事。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大部队经过石山底往湖南城步县开进,有40多名红军伤病员被留在石山底村民杨昌玉家养伤。

杨昌玉当时家境比较富裕,见到中央红军经过车田时,不偷不抢,买卖公平,讲话和气,便主动把存放的两仓谷子全部拿出来招待红军伤病员。

“1951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石山底时的一名老红军到资源县五排区检查工作时,想起了当年长征时在车田石山底最困难时得到苗族村民杨昌玉的无私救助这件事,特意到石山底找到了杨昌玉,为了感谢杨昌玉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挥笔写下了‘光荣伯伯’的字据,现在被完好保存。”车田苗族乡车田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勇介绍说。

“光荣伯伯’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努力拼搏,过上好日子,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石山底村党支部书记兰永忠说,如今,石山底村从深度贫困村发展成了“示范村”,村民无不感到自豪。

走进石山底村,充满诗意的乡村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远处山水清丽,近处吊脚楼错落有致,出行绿道直通村民家门口,苗绣楼等村级文化设施齐全。

队伍来到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石山底屯。

石山底自然风光秀丽,一条弯曲绵长的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这里春天有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夏天有绿油油的富硒禾苗及灵动的禾花鱼游于田间,秋天有金黄的水稻,冬天有皑皑白雪打在冬闲田的菜花上,是游客体验农事的极佳选择点。

在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石山底屯,队员们品尝当地特色油茶、小吃,成为当地文化的流动宣传员。

2022年以来,石山底粤桂协作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按照资源县“一核三轴”的发展定位和打造民族生态文化特色县的目标,以“一路一廊一河二园三乡九寨”项目建设为契机,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该区一流设计团队的总体设计,分两期投入资金2385.31万元和675万元,实施农产品交易中心、民俗文化寨门、生态河道及河堤修复、生态河道驳岸美化绿化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民俗廊桥、田园步道建设、民俗戏苑、景观设施小品、龙洞峡景区配套设施和民宿旗舰店等13个改造提升项目,项目建成后联农带农益农效果突出,不但带动周边5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也给石山底村及周边村屯132户脱贫户提供了150余个就业岗位,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并提升乡村振兴的质感。截至2024年,石山底村先后荣获“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桂林市优秀新农村示范点”、“桂林市首批生态文明新农村”、“中国乡村旅游年百万农家旅游新村”、自治区级“四星级农家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资源龙洞峡森林体验基地”等荣誉。

石山底的变化,是车田苗族乡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车田苗族乡依托地理、气候、人才、技术等乡土资源优势,秉承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的绿色发展理念,先后邀请自治区专家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引进“万禾”等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持续做大做强西红柿、辣椒两大传统支撑产业,成功创建车田西红柿和车田辣椒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超3亿元,带动全乡2.85万群众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重点探索高山黄牛、亚冷水鱼等特色养殖基地23个,种植钩藤、黄精等林下经济作物1.96万亩,分别建成海棠、龙塘村千亩黄精基地2个,大叶百合示范基地1个,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引进并高效实施“十万古田”“马家风电”“金紫山三期”“阳火坪”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全面建成“石山底”“云里茶乡”等乡村振兴示范点,辐射带动全乡1500余户脱贫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9月,车田苗族乡刚刚过了40岁“生日”。40年弹指一挥间,山乡已是巨变。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车田苗族乡人民踔厉奋发,笃行实干,共同谱写着经济稳中有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篇章。

详情请扫码

今日2/3版




精彩推荐




早读时间 | 肯德基:全部下架!
“中奖”了!桂林喜提1800万元
“桂林八景”是谁率先提出的?
明年起,拟延长至63周岁!


来源丨记者刘健/文 何平江/摄‍‍‍‍‍‍‍

值班编辑刘高妗

责任编辑丨李仁玉

值班主任莫   耘

新媒体值周编委丨刘   倩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桂林晚报
甲天下的山水,有品质的新闻。依托桂林日报、桂林晚报专业采编团队和一日多次推送的权限优势,快速、准确为用户提供优质权威的服务。新媒体招商电话:1917732387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