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少年的乡愁,在那老家的土地和村头

文摘   2025-01-22 18:30   河北  

对乡村土地与烟火的了解,我并没有那么深刻。从三岁时来到县城居住,到如今已13年了。即使是这样,在假日里也会跟着父母常回老家看看。

在乡村里每当早晨时,就着那清新的空气,孩子背起书包去上学时,大人去下地劳作时,悠闲的老人摇着蒲扇在老槐树下闭目养神时……他们是否想过,自己脚下的所踏的这片土地,曾经是什么样子?在这土地上发生过哪些故事?故事里的人和事,人们是否还记得?

乡村里的人,尤其是父辈们对于老家的土地看的十分重要。儿时我也曾问过父亲:咱们家现在都住上大楼房了,还要老家的那几亩几分的土地干什么?我们家也不种地,干嘛还在乎那些?父亲的回答我记不清了。但大概意思就是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那里有他儿时记忆中的一切,那里有我们家族的根。直到多年后,我才逐渐明白父亲的话语内涵,略懂得了他的乡村情愁。是的,那城里的楼只能称为“房”,村里的老宅才被称为“家”。院子里,那三株泼辣怒放的月季花与那一棵高大茂盛的柿子树,还有一棵娇小害羞的石榴树……构成的图景,承载着我对童年的美好怀念,在记忆里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同样的烟火气息也是乡土中国独有的,早晨孩子们吃完饭,奔向美丽神圣的校园,尽情翱翔知识的海洋。那淡淡的烟火气息一起穿过烟雾迷漫的乡村,越过希望的田野,渡过清澈见底的小溪,飘向鲜花遍地的美好远方。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面对满桌丰盛的佳肴,依然禁不住舌尖上的诱惑,这都是烟火的馈赠。

那袅袅炊烟躲进烟筒里向上升腾扩散,伴随着母亲的一声声呼唤:“宝贝,回家吃饭了!”这句话不论是在喧嚣的城市,还是在寻常巷陌,都是那么的亲切,每一个在乡村生活的人都会铭记这句话。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一年年一代代,如今,聆听过这句话的人,慢慢长大成家成熟,也相继重复着这句话。

脚下的土地是那么熟悉坚实,这句话还是那么温柔亲切,回味无穷!

原标题:乡村的土地与烟火

作者:高 祎 献县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献县微动态
充分展示献县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