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
化学化工学院共青团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不断拓展工作领域 创新工作模式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就让小化带领大家
一同回顾2024年我院团委的工作情况吧!
一、立足爱党爱国教育,增强思想引领实效。
我院线下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团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合唱比赛、沂蒙精神宣讲、文明修身主题教育、红色观影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丰富多彩的思想交流活动。开展主题团课20余次,主题团日3次,主题教育8次,研讨学习4次,覆盖团员青年1131人。
开展线上宣讲,为号召全体学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院学子录制并在公众号推出六期宣讲视频,为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懈奋斗。
二、青马铸魂,激扬奋斗青春。
至2024年10月18日青马班开班以来共开展8次培训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沂蒙精神、团务管理、政策理论学习等内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新人。
其中,我院联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新媒体素养培训学习,该活动共有212名新媒体有关负责同学参加。同时,我院联合兰山区人民法院共同开展宪法主题宣讲活动,该活动由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与化学化工学院三个学院共223名青马班学员参加。
三、汲取榜样力量,强化示范带动,形成共生效应。
对内我院开设“教研共促生花妙,杏坛共耕好春晓”教师专栏,致敬我院一线教师,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亲密。开设“以梦为马,行远自迩”优秀毕业生事迹专栏,学习考研上岸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成功就业学生的成长经验,聚焦榜样,向下扎根。对外组织实践团拜访“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大发,深刻感悟黄大发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深化爱国报国精神,向上生长。
四、扩大宣讲力度与范围,学习弘扬革命精神
2024年我院共4支宣讲团成功入选全国宣讲团,我院化采纷呈宣讲团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氢"春向未来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挖掘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内涵,并已在社区、小学进行10余次线下宣讲,深刻感悟和学习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力量。
五、拓宽教育载体广度,扩展网络育人空间
我院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宣传引领,打造公众号团委新媒体阵地,打造公众号团委新媒体阵地,共开设“‘学’以乘舟,‘化’以致美”、“如‘雷’贯耳,引领先‘锋’”、“学思践悟担使命,奋楫笃行展新风”、“寸心寄华夏,五四漾韶华”、“教研共促生花妙,杏坛共耕好春晓”、“以梦为马,行远自迩”六项思想政治教育专栏。
2024全年我院各平台累计发表推文共311篇,最高文章点击量为 5593次。全年共有11个月名列临沂大学学院校区公众号影响力TOP10,其中有6次进入前五名,并荣获2023~2024年度“十佳公众号”“十佳编辑”两项荣誉。
实践服务成效显著
一、聚焦服务青年就业的生命线
我院与77家学校和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其中1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1名学生获三等奖,开展就业指导会议5次、实习研习5次、组织招聘会9次。在临沂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我院团委充分发挥“青年驿站”桥梁纽带作用,寒暑假期间共计13名青年扎根家乡社会实践。2024年我院有4名同学加入西部计划,奔赴西藏、内蒙古等地,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我院团委组织开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题团课活动,落实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共有40个团支部800名同学参与活动。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
鼓励同学们围绕沂蒙文化、乡村振兴、自主创新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组织社会实践。我院组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共22支,总人数共572人,其中校级重点团队2支,院级重点2支。其中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师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知识宣讲、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乡村,了解社会,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收到村委发来的感谢信,并入选“乡村振兴·青春笃行”专项活动全国示范性团队、青春长征专项团队;被评为山东省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实践团队,入选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优秀项目。
三、百万大学生进社区
2024年我院500余名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老、中、幼各年龄段,到达养老院、社区、幼儿园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十五次;连续两年在兰陵地区进行实地农业产业建设调研及基层党建调研,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展现了青年大学生主动担当、不畏困难的良好精神面貌。
四、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我院学子参与科技竞赛,共参与国家级比赛6项,省级比赛7项,校级比赛7项,累计9名同学荣获国家级奖项,36名同学荣获省奖。其中,在第九届“互联网+”赛事中,我院学子以出色成绩赢得四项金奖;在“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在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赛事中,我院学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绩卓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积极承担校团委安排任务
我院参与承办临沂大学大学生科学文化节肠道微生物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肠道微生态科普展开幕式,协助举办“鲁港同行,青春起航”文化交流活动,积极配合学校活动。我院承办临沂大学首届“感知成长,循梦而行”成长手册设计大赛,成功开展化学知识竞赛、灯谜里的化学、遇见化学等系列特色活动。
六、积极参与校级文体活动
在校级冬季长跑活动中,我院荣获校级团体第四名;在2024广播体操比赛中,我院荣获团体第一名;在2024女子篮球比赛中,我院荣获团体第八名;在2024女子排球比赛中,我院获团体第六名;在2024夏季运动会中,我院学生会荣获“阳光体育运动”十佳单位称号,我院学子荣获男子校级团体第七名、女子校级团体第八名。
七、制度创新,内容创新,定位创新
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化学化工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置换标准,推动各类线下活动与线上记录相结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21级第二课堂积分学分置换和认定工作已圆满完成。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团支部41个,团员1131人。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各一。学生会目前有学习部、文体部、宣传部3个部门,主席团3人。设团委办公室、自律会、第二课堂工作室,分管主席3人。研究生会成立于2021年11月22日,下设办公室、宣传部、文体部、学术部,主席团2人。学院目前有保护母亲河协会、化学爱好者协会和强风长跑社团共3个社团。
我院建立完善的学生会管理制度,制度化落实学生会组织规范换届,开展对学生会组织的满意度调查和自律会互查。团委开展每周一次主席团例会进行任务分配以及总结上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反思问题,确保有效服务学生与老师。改进荣誉激励体系,把共青团荣誉作为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将志愿服务纳入考核。
推动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化,开展社团负责人培训,落实化学化工学院社团管理制度,创新社团活动方式。保护母亲河协会连续两年组建饮水思源“以青春,护沂河”暑期实践团,身赴淄博市沂源县、临沂市沂水县、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郯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开展水质调研。并新成立强风长跑社团,通过长跑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学员全团大数据
构建学院全团大数据,对团的生活进行数字化记录,并开展基层团支部工作交流会,确保团支部准确录入基础数据。
二、学社衔接
全面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学社衔接”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托智慧团建平台,我院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团员学社衔接和新发展团员,学社衔接率和24年新发展团员录入率达100%。
三、积极与其他学院开展组织交流
我院团委对内积极与各学院团委交流合作,对外积极进行团组织建设交流互动。我院与遵义医科大学积极交流团组织建设有关内容,在组织生活、团务管理、活动开展、政策理论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四、喜报频传
在五四青年节,我院荣获临沂大学五四红旗团委,我院团委副书记张梦晗荣获临沂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2021级应用化学王丽荣获临沂市优秀共青团员,2023级化学2班荣获临沂大学十佳活力团支部,2022级化学3班团支书游嘉怡荣获临沂大学十佳魅力团支书,学院共204人次获得各级各类表彰。
在2024年工作中
我院将继续立足学科特色 鼓励创新实践
加强思想建设 丰富工作手段
注重干部培养 促进组织凝聚
新时代新征程
我院团委将继续在磨砺中坚守初心
在奋斗中勇担使命
集中精力把团组织建强建活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落实各项指示
推进我校团委工作迈向新征程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