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两会@你”栏目带您
探寻个旧锡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揭秘石头缝里如何种出优质大米
走进放心粮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见证沙甸美食街的焕新升级
共同感受这些动人故事背后的温度与力量
让锡工艺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旧有着2000多年的锡矿开采史,“锡都”之称闻名遐迩。个旧锡工艺品有300多年历史,早期的锡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如香炉、烛台、油灯等。其色似银、光亮如镜、富贵高雅,在我国丰富的工艺品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如今,锡工艺品更成为了一种充满底蕴与特色的文化符号。
如何把个旧的锡传统技艺保存下来,在做好传承和运用好当代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不断增加锡的艺术内涵,是时代给予当代匠人的问卷。
市政协委员赖庆国
市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认为,文化的传承在于创新,重要的是和时代并行。如今,个旧锡工艺从业者们充分接纳时代发展带来的观念更新和技术支持,走出了一条依靠网络传播聚集人气、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文旅融合的锡工艺传承发展路子。
锡器制作(李浏健男 摄)
“锡工艺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有人才来操作,需要有观念来支撑,更需要有朝前看的眼光。”赖庆国建议,今后,个旧应当在锡工艺人才培养、现代工艺技术创新研发运用上加大力度,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让锡工艺在未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锡工艺更具有文化和艺术含量,更有工艺技术特色,最终形成可推广的个旧特色锡文化。
石头缝里种出优质大米
今年市两会,市人大代表、卡房镇党委书记樊浩带来了一袋米,这是2024年卡房镇最新收获的旱地优质稻稻米。“这种稻米清香回甜,当地村民都说很好吃。”樊浩说。
卡房镇地处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玉米、土豆是主要粮食作物,农民想吃米,只能花钱买。从2023年开始,朱有勇院士带来了旱地优质稻技术,让卡房镇曾经的乱石地里飘出稻香阵阵。2023年,当地235亩旱地优质稻试验成功,2024年扩大到了4000余亩。
市人大代表樊浩
旱地优质稻主要种植在石漠化地区,“贫瘠地里种出口粮”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樊浩说:“旱地优质稻的推广,解决了当地村民只能种低价玉米,却要高价买大米的窘境,而且这种稻谷易于管理,自家人管自家田不成问题。”
2024年卡房镇旱地优质稻丰收
2025年,当地将继续和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田间管理等技术,让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家粮”,让卡房旱地优质稻进一步提质增效,继而形成支柱产业、增收产业。
我们生产放心粮油
从一粒粒粮食变成消费者餐桌上的放心食品,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红屯”)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全力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今年市两会,让我们跟随市人大代表、大屯街道党工委书记毛磊一同走进大红屯,看放心粮油如何生产。
市人大代表毛磊
大红屯继2013年获评“全国放心粮油企业”后,2024年再度荣获“全国放心粮油企业”称号。大红屯精心挑选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规范化种植协议,从源头上确保粮食品质优良。“辖区内的稻谷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3000亩左右,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范基地种植的超级杂交水稻面积也已经发展到了100亩。”毛磊说,“这让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谈到粮油储存安全,毛磊信心满满。大红屯积极研发和应用绿色仓储技术,最大程度保留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通过智能控温、控湿系统和先进的通风设施、环保材料,实现了绿色、高效、安全的仓储目标。
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毛磊介绍,大红屯目前已配置了行业领先智能化大米生产线2条、面条和杂粮生产线各1条,设立放心粮油直营店、代销点超200个。“我们将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地方粮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一年等一次的美食街焕新登场
“我们沙甸的群众非常擅长烹调美食,传统吊浆汤圆、烤鸡、烤牛肉广受欢迎,还有披萨饼、芝麻鸡、烤羊排等新鲜菜式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品尝。”说到沙甸美食,市人大代表、沙甸街道金川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旭总是滔滔不绝。
为了能让游客一站式品尝沙甸美食,也给当地群众搭建一个展示手艺、增收致富的平台,当地设立了沙甸美食街,让越来越多的沙甸美食走出“深闺”,从小众美食成为“网红”美味。
市人大代表王旭
“沙甸美食街深受游客欢迎,2024年‘美食月’期间,每天吸引上万人前来观光消费,我们200多个摊位非常火爆。”王旭说,当地正在考虑扩大沙甸美食街的规模,进一步发掘美食街聚集人气的效应,让“吃在沙甸”这张品牌更加闪亮。
沙甸美食街
“扩大经营规模,把控质量是关键,要约束当地从业者,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同时配套服务也要跟上。”王旭向记者介绍,保护好沙甸美食的品质成为当地群众约定俗成的事儿,大家希望不仅要把美食街的规模搞上去,质量也绝对不允许掉下来。
总编:何静
责编:张航
记者:张航 杨涵 龙嘉 刘亚宇 文/图
编辑: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