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自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到市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协个旧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专题议政)会议
市政协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会议,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委员政治培训,组织委员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引导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一年来,召开政协党组会议12次,主席会议11次,常委会会议4次。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中,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坚守主责主业,奋发有为。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并邀请省政协委员实地调研,将建议提交省政协争取更大支持,进一步助推朱有勇院士“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
市政协班子成员牵头鸡沙一体化建设和沙甸片区“三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助力个旧市谋划储备“鸡沙一体化”重点项目108个。
积极投身全市重点工作产业链招商,开展招商活动22场,促成签约合作项目10个。开展民主监督39次,提出意见建议155条,促进部门工作提质增效。
△市政协对加大“旱地优质稻”推广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行专题协商
确定2024年重点协商议题10个,全年组织开展调研视察80余次,《关于对滇南中心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获评为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
△市政协专题调研个旧市矿山修复治理情况
深化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2件,重点提案办理结果为A类的有11件,占重点提案的91.67%。
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个旧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中心建设,从宣传和开展文化活动、讲解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9条协商意见建议;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的“三个一”活动30余次;《人民政协报》客户端报道了沙甸社区“巷长制”助力民族团结的经验做法。
△市政协到金湖街道开展“院坝协商”活动
以“院坝协商”为载体,召开“院坝协商”会15场,提出11条协商意见建议,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40余桩。
市政协坚持守正创新、务实进取,积极适应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主动探索开展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把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作为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全面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市政协党组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把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日常管理之中,以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引导,不断强化机关党员干部过紧日子的政治思想行动自觉。
△市政协视察个旧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探索“专委会+界别+社会团体”等联动机制,开展界别委员为民服务活动30余次。针对个旧十五中周边污染多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组成由法律、教体、经济等界别委员的调研组深入一线开展联合“会诊”,打好“公益诉讼+行政执法+惠企政策”宣传组合拳,促使涉及企业主动整改。
发挥“数字政协”平台功能,上传和上报各类信息94篇,在《全国政协报》《云南政协报》等媒体发表44篇,通过数字赋能提升了政协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政协委员知情明政,拓宽履职视野创造了良好条件。
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引领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自觉将读书与履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
△市政协开展“书香润政协 文化养初心”公益读书活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之年。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大有可为,更当奋勇作为。市政协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及市委工作要求在市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精彩开启“十五五”良好开局、推动个旧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
总编:何静
责编:张航
记者:何静 佴皓琰
编辑:王韵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