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巨献 | 脊椎动物的崛起

文摘   2025-01-10 18:09   北京  





开年巨献


2025

国家自然博物馆

脊椎动物的崛起



展厅总展品数量达197件

重点展示脊椎动物

主要门类的演化历程

关键的演化节点

Welcome

自然博物关注者

古生物爱好者

恐龙迷

每一个来

自然博物馆

的“你”!

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改造,国家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将于1月14日正式开展,这也成为2025年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开年巨献。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位于国家自然博物馆一层中央展厅,改陈升级前为“古爬行动物”厅,自2003年开展以来,一直是自然博物馆的明星展厅,尤其是其中展示的井研马门溪龙、许氏禄丰龙骨架标本等,它们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宝贵财富,更是无数人童年记忆中的珍贵片段。

原“古爬行动物”厅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展厅中的展品内容、展出形式都略显老旧,重新布展便被提上了日程。随着2024年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的启动,“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的改陈升级将成为老馆中最后一个常设展厅的改造。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总展品数量达197件,其中7成多展品为首次展出。展览精心策划为七个主题单元,依次为海洋中来、征服陆地、重返海洋、龙行大陆、飞龙在天、展翅翱翔和哺乳初现。这七个单元的设计紧扣脊椎动物演化的时间线,每个单元都详尽地介绍了脊椎动物主要门类的演化历程和关键的演化节点。

海洋中来单元


“海洋中来”单元阐释最早起源于海洋的脊椎动物,其中展示了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海口鱼,以及泥盆纪海洋中的霸主邓氏鱼。

征服陆地单元


中龙作为最早下水的爬行动物之一,同时也被魏格纳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出现在“征服陆地”单元中。

重返海洋单元


在“重返海洋”单元,讲述爬行动物重返海洋的演化奇迹,除了众多精美的标本模型,最值得关注的是一具沧龙头骨化石,沧龙在当时是体长可达15米的海洋凶残猎手。

龙行大陆单元


长达26米的马门溪龙则是“龙行大陆”单元中“复出”的明星展品,位于整个展厅中的中心恐龙池中。

飞龙在天单元


“飞龙在天”单元展示了翼龙的演化,在这里可以见到著名的翼龙演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达尔文翼龙标本。

展翅翱翔单元


“展翅翱翔”单元介绍演化史上“从龙到鸟”的重要过程,除了原始热河鸟的化石标本,还同时陈列了一件具有羽毛的复原模型,可以看到这种原始鸟类长着骨质长尾。

哺乳出现单元


“哺乳初现”讲述的是哺乳动物的祖先类群以及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演化的过渡类群,如二叠纪拥有双犬齿的食肉动物狼鳄兽,它的化石标本是首次展出。

裸眼3D展项


在此次升级中,国家自然博物馆还引入了裸眼3D展项,配合精心制作的侏罗纪晚期上游永川龙与多棘沱江龙的打斗场景、白垩纪晚期霸王龙与三角龙的打斗场景进行滚动播放,这四种在古生物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恐龙及它们的生活环境、植物特点、恐龙的科普知识得以生动展现,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紧张与刺激。

国家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中创新的展示技术和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不仅成为展示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窗口,更是教育和启发公众的互动平台。它不仅让观众们对脊椎动物的演化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在这里,每一块化石、每一个模型、每一段视频都在讲述着地球生命的故事,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在体验中感受历史。






(国家自然博物馆)

END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办院”发展战略,秉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与低碳技术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如果你对北京科技、科普的

“大事小情”感兴趣,

就一定不要错过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