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小时候,逢年过节,孩子们最期待的莫过于过年了,过年不但父母会发红包,而且过年走亲戚,老一辈和长辈也会给孩子派红包。
大人们平时省吃俭用,孩子们也跟着过清贫的生活,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出手大方。
比起平时那微薄的零用钱,过年领到的可是大红包,让孩子们心花怒放。
然而,对于父母和长辈来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是比较发愁的事情,给得少,孩子不乐意,给得多,负担重。
过年给孩子多少压岁钱才合适?
1. 根据经济能力
彭大妈生了6个儿女,每年儿女们回家过年的时候,虽然彭大妈内心很高兴,但是也比较烦恼。
彭大妈退休没有收入,自己种地有微薄的收入,儿女们都有孩子,她很少接受她们的赡养费。
每逢过年,除了儿女们的孙辈,还有亲朋好友的孩子们,她都得发压岁钱,少了让人看不起,多了自己来年穷得慌。
过年发红包,讲究的是体面,有些人生活富裕,发红包很豪气,每个孩子的压岁钱都是1千元。
原来彭大妈为了面子,发压岁钱也不敢太寒酸,但是次数多了,她觉得经济上负担不起了。
后来,她派压岁钱,量力而行,也不管亲戚的看法,做好自己就可以。
2.按照当地的风俗
有些地方的压岁钱并不多,一般在1-10元不等,每个孩子都有红包,图个吉利,孩子们都欢喜。
有些地方的压岁钱,居高不下,100-1000元不等,这种情况下,如果亲戚有二胎,自家一个娃,就会比较吃亏。
亲戚两个孩子,我们也不可能分别对待,一个孩子给不同的金额,这样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矛盾,也容易让亲戚产生误解。
如果亲戚给孩子的压岁钱是200元,那么我们给亲友回礼,每个孩子一百,刚好两百。
压岁钱尽量做到公平,这样谁也不占对方的便宜。
3.选择新的方式
父母或者是长辈给孩子发红包,不是越多越好。
100元或者是1000元,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不同的金额,跟孩子的幸福感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父母疼爱孩子,也不需要用金钱来证明对孩子的爱。
如果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孩子的失落。
父母可以给孩子发压岁钱,不用太大金额,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过年领压岁钱是很多孩子们,比较幸福的时刻。
然而,大部分的压岁钱,在春节过后,会被父母偷偷地没收,让孩子觉得很生气。
为什么父母不愿意让孩子保留压岁钱?
1. 为了收支平衡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他们给亲友的孩子发压岁钱,不会有负担,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压岁钱支出,只是九牛一毛。
可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压岁钱是过年的重要的支出。
大人们发压岁钱,你来我往,虽然孩子收了压岁钱,但是父母也给对方孩子发了压岁钱。
因为经济拮据,有些父母甚至还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和车贷,所以要把孩子的压岁钱收起来,保证收支平衡。
2. 担心孩子花钱没有节制
很多孩子对于压岁钱没有概念,小桃的妈妈没有教过她,如何识别金钱,不管是什么金额的钱,在她眼里,跟一元钱都没有任何的差别。
她不会运用这些压岁钱,所以压岁钱一直都是放在妈妈那。
个别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手里留不住钱。
压岁钱到了他手里,都会全部花光,父母担心孩子养成挥霍的习惯,毕竟普通的家庭,很难承受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超额消费。
孩子的压岁钱,该如何支配才合理?
1. 给孩子支配压岁钱的机会
如果父母从来不让孩子接触金钱,那么孩子就不会正确支配金钱,压岁钱并不多,正好是一个让孩子锻炼的机会。
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这笔压岁钱该怎么花。
在合理的范围内,父母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2.让压岁钱花得更有价值
乐乐妈妈每年都会给乐乐发压岁钱,她不希望孩子养成攀比的坏习惯,所以压岁钱并不多,金额在100-300元不等。
相比很多孩子被父母收走压岁钱,十分的不情愿。
乐乐反而是很珍惜自己收到的钱,他不愿意浪费一分钱,他把钱全部放进储存罐里。
妈妈给乐乐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每年的压岁钱都帮助他存进去。
等孩子大学毕业后,这可以成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可以拿来救济,或者是当作创业的一笔小投资。
结语
过年给压岁钱,是比较传统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也给父母和老一辈带来不少的经济压力,年轻人更是害怕过年。
春晚小品《压岁钱》,小两口去年回老家过年,压岁钱发了6千多,因为没有孩子,所以钱只出不进。
他辈分大,所以都是他给小辈发压岁钱。
“三爷爷,过年好,给两百元。”
“三叔,过年好,给两百元”
“三舅,祝你身体健康,我还得给六百”
今年他们谎称要到海南去旅游,因为他们觉得,一到过年来咱家拜年的人就多,他们想等拜年旺季过去,淡季再回来。
后来,父母告诉他们,今年咱们村不流行给压岁钱了,都是见面给个祝福,传达到心意就行了,小两口欣喜若狂,立马准备回家。
压岁钱是父母,长辈,老一辈对孩子的祝福,承载着他们的心意,其实不在于金额,而在于它代表的意义,所以给孩子的压岁钱并不是越多越好,量力而行就好。
如果压岁钱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过年不要发压岁钱,互相之间拜年送祝福,让亲朋好友都能过个轻松的年,这才是拜年最好的方式。
顺产的“侧切”或“撕裂”,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医生说的实情是什么?
67岁大妈意外怀孕,坚持生下女儿,说不会麻烦子女,后来怎样了?
生下双胞胎,婆婆反悔不带娃,我坐月子自己带娃,宝妈一招让全家人后悔
生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哪种晚年过得更舒坦?老人们说出了大实话
用不了20年,“独生”和“二胎”家庭的差距就出来了,太现实了
老了是住儿子家舒服,还是女儿家舒服?听听过来人的话,太现实了
儿子在我姐姐家借读三年,姐姐收取了六千块生活费,合理吗?孩子应该由谁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