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潭村古井和古树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贡献力量,7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果实的诗篇,乡村的赞歌”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去到了潭村村后的山脚下,对其历史文化以及如今现状等方面展开了调研。
01
探寻古井奥秘,助力文化传承
古井位于村后的山脚,它没有圆圆的井口,也没有辘轳和井绳,而是一处不断喷涌的山泉。当地村民在此处修建了一口泉眼,以泉眼为中心向外辐射了八口井,分别起着洗衣洗碗以及饮用等作用。
在出发前,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村书记莫德珍交流后对古井的位置、形制、建造年代、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记录。
实践团成员运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对井口直径、井深,井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了科学的检测和分析,还仔细研究了古井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并认真记录下相关数据。同时,他们还对古井周边的环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估,为后续的修缮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井文化,实践团成员通过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地记录了古井的风貌。团队成员还积极向村民普及古井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他们通过走访村民的方式,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古井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02
守护绿色记忆,找寻古树历史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穿梭于山林田野、古村旧巷,对分布在各个角落的古树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每发现一棵古树,队员们便会仔细测量其树围、树高,观察树冠形态和枝叶生长状况,并对古树的树龄、树种、冠幅等数据进行精准测量。
实践团成员们还通过专业的测量工具和科学的方法检测了土壤质量和周边环境指标,并详细记录了每棵古树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以及周边的生态情况。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树。其中,一棵已有数百年树龄的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乡村的发展。还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树干粗壮,树洞位置奇特,十分罕见。
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团队了解到这些古树不仅是潭村的自然景观,更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村民们对古树充满了敬畏和爱护之情,而许多村中的古老传说和习俗都与这些古树息息相关。
经过实践团成员们的努力,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资料。其中包括不同树种古树的数量、年龄分布、健康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威胁等。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古树由于自然衰老、病虫害侵袭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古树保护的道路仍然道阻且长。
此次对古井和古树的调研活动
不仅为当地古井和古树的保护工作
提供了科学依据
也在实践团成员和
当地村民的心中播下了
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种子
相信在实践团和
当地相关机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这些见证了岁月变迁的绿色瑰宝
将得到更好的呵护
继续为我们的家园
增添生机与魅力
青年正青 传媒尚传
曹佳颖 陈浩 王锴丽 | 图片
艾小宇 阳鸿 张覃 | 责编
王巍 杜星 石荣榕 杨亚妮 | 初审
张杜豆 | 复审
雷道金 | 终审
工程与设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