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泥巴着迷的“守”艺人

政务   2024-10-09 13:49   湖南  

编者按

当青年创客与乡村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长沙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青春作伴好还乡”专栏,聚焦返乡创业青年,以视频和文字记录青年们回归乡村的创业故事,勾勒乡村向新向好、不断生长的蓬勃活力,展现长沙乡村人才振兴的新面貌。


(点击查看视频)

  望城区铜官古街内,瓷杯、瓷坛、瓷摆件琳琅满目,十几个陶瓷摊位间人头攒动。“85后”黄皓夫正向客人热情地介绍他的陶瓷作品。

  作为千年陶都,长沙铜官窑不仅是唐代著名的窑址,更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并称为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

  在这里,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而瓷器与人之间,像是有一种相同的气质:沉稳、朴实、平和。


创业,从零开始


  走进“水墨陶城”工作室,昏黄的灯光下,黄皓夫手持陶坯,时而双手抱捧,揉捏塑形,时而手持工具,定睛细雕,精致的纹理中透露着匠人的智慧。

  偌大的空间里,皴裂的双手抚摸着成型的土陶坯,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

  陶泥,是黄皓夫儿时的玩具,是成长的乐趣,对于他来说,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乡愁。

  黄皓夫并非科班出身,2008年,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选择从零开始学习制陶,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坤庭拜师学艺。

  “想做出一个完整的陶瓷作品,必须要耐得住性子,沉下心来慢慢去感受。”回忆做学徒的日子,黄皓夫十分感慨。

  黄皓夫说,拜师初期,师傅拿了一个人形雕塑,往那一摆,让其临摹。“我在那坐了7天,没人教我,师傅也不跟我说话。”初学阶段,需要经历漫长的枯燥期,一点儿疏忽都有可能影响作品的呈现。

  “这个孩子坐得住,有耐心,这个徒弟,我收下了。”在师傅刘坤庭看来,耐力对于陶艺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黄皓夫算是通过了初次“考核”。

  学习六年、创业十年,在长期的磨砺与实践中,黄皓夫把制陶的色彩、纹样、图案已完全内化于心。从来不绘图不打样,“全凭感觉和经验,就能做出我想要的样子。”

  设计、制坯、刮花、上釉、烧制……时间最长的一件作品曾耗时10多个小时,黄皓夫坦言,“越专注,越能做到极致。”

  陶瓷烧制工序繁杂,任何一点儿前期工艺上的瑕疵,都将会前功尽弃。“这个全程不能离开人,要随时根据空气中的湿度,去调整进氧量等等。”黄皓夫说道,“开窑以后,如果有60%以上的作品相对是好的,这一窑就算成功。”

  在黄皓夫眼里,泥坯的形状厚薄、器型的口径大小、以及瓷泥内部的密度是否均匀等,全靠他的双手来把握。“把一团泥变成最终成品,很有成就感。”

  如今,作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皓夫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打动自己的同时,也能为其寻求“知音”。

  “对于我们手艺人来说,最满意的作品,永远都是下一件。”黄皓夫感叹。


创新,探寻瓷器的“生命力”


  当“铜官刮花”技艺遇见青釉窑变蓝,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最近,黄皓夫又创作了一系列新作品。

  “你看如星空般的蓝色,浪漫深邃,像不像满天星河。”端起茶杯,盖碗纹饰如花苞绽放,飘逸自然,因彩料会在高温烧制后与釉交融,产生晕散与朦胧之美,若隐若现。

  黄皓夫认为,瓷器釉料的选择配置至关重要,不同的釉料彰显不同的艺术效果,其中,颜色比例的调配更是需要反复实验。

  “当时同一批烧制了10个盖碗,但真正能用的只有5个。”釉的厚薄程度,决定了蓝色上色的多少,黄皓夫说,不少客人都是冲着这一抹不可多得的蓝色而来。

  由于烧制过程的不可控性,不时会有一些色彩、纹理奇特的精品出现。“制作的时候很忐忑,但出品的瞬间却让人惊艳。”

  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变数,不同产地的材料、烧制火候和时间,以及天然材料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各种的反应等,都会给烧制结果带来各种可能性。

  “这种瓷器的成型和烧制特点,决定了每一个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区级非遗传承人,黄皓夫对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黄皓夫看来,陶瓷文化的融合和创新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在保留住长沙窑唐风的基础上,将“产品+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表达,是他一直执着思考的问题。

  “手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方能拨开乌云见月明。”绵延千年至今,陶瓷依旧闪耀着夺目光彩,以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年轻一代。

  与黄皓夫一样,不少手艺人仍然延续着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追逐自己的“陶瓷梦”。

  古往今来,瓷器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在绵延流淌的历史长河中,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时代传奇。


长沙党建|来源

余艺 王高原|采编

杨洁|责编

喻天慧 王圣民|编审

长沙党建
权威发布,党建宣传,经验交流,学习园地,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