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数方鱼塘,王晋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和父亲打声招呼后来到自己的书房,展开宣纸,写着这十余天在湖南文化馆个人作品展的心得。
“这次个展,比我预期提前了十年。但仍要继续精进,切记戒骄戒躁。”一桌、一椅、一人、一方纸,数笔墨。在这个秋日的下午,于这处乡村里,被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著名书法家、策展人曹隽平誉为“京城书画界扫地僧”的王晋唐显得如此宁静。
萌芽
稚笔生花情难尽
1973年,王晋唐出生在湘滨镇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小酷爱美术,天资聪颖。小学四年级,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一张钢笔画便在学校绘画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自此,绘画的种子在他内心萌芽。
到了中学阶段,王晋唐认识了一生中第一位专业美术老师陈建武,开始全面系统地接触美术。
“陈老师在诗词、绘画和书法等方面都有所造诣,在他的引导下,我才开始对这些学科均有涉猎。”王晋唐回忆,在老师的专业指导和自身刻苦学习下,1990年,凭湘阴县美术特长生竞赛初中组第一名好成绩,考进了湘阴第一职业中专。
1993年,王晋唐又被河北工艺美专录取。但面对数千元的学费,一家人陷入为难。“放心去读,总会有办法的。”父亲王家根找到在县城某银行上班的表哥,请求帮忙贷款5000元。怀揣着强烈的书画家梦想,王晋唐只身前往河北,受教于河北书画界的诸多名家学者,其中就有著名教育家李维世,省美协副主席钟志宏,著名山水画家贺远征等。
求学期间,由于家贫,王晋唐每月仅有50元伙食费,还要省下钱来去买专业书,他常在半饥饿的状态下完成学业。“胃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那种艰苦,现在都不堪回首。”
逐梦
衣带渐宽终不悔
毕业后,王晋唐在岳阳一家公司从事美工工作,但心中始终忘不了书画梦,便给恩师贺远征写了一封想继续学书画的长信。贺老师读完信后深受感动,向他发来北上的邀请。
1996年,王晋唐再次拜别父母,又踏上了北上求学道路。而这一抉择改变了他的艺术人生。
“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更方便向大师学习。”深造的同时,王晋唐谋求到一份美工工作,空闲时间则会到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当起“旁听生”,恶补中文诗词。在他看来,诗书画是不分家的,必须要有文人的情怀,才能在书画领域中寻求到更大的突破。
2003年,为了养家糊口,王晋唐辞去美工工作,当起代课老师、开过美术用品店……由于缺少经验,时常处于亏空。“最难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位亲友能借点钱,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又找表哥贷款周转。”
即使生活不易,王晋唐也没有退缩。他深知:这一退,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书画家”的梦想便注定搁浅。他咬牙坚持,寻找一切机会,利用点滴时间磨炼书画技艺。每当夜深人静,王晋唐就拿着毛笔沉浸在挚爱的艺术世界里,任意挥洒。
这一坚守便是16年,在这期间,王晋唐不仅要面临生活压力,更要面对技艺陷入瓶颈期后难有明显进步的内心煎熬。如何破局?在王晋唐看来尤为痛苦。他说,寻梦之途道路崎岖,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要毫不动摇,唯有迎难而上、背水一战的勇气,梦想才有可能会实现。
圆梦
梅花香自苦寒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多年的坚持有了回报,2019年,王晋唐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荣宝斋画院李小可艺术工作室,成为一名访问学者,开始探索更深的领域。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跳出来。”进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这句话犹如晨钟暮鼓,让王晋唐豁然开朗。“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其实艺术本是如此。”王晋唐介绍,国学诗书画,不仅要有历史悠久的深厚底蕴,更要有历久弥新的与时俱进,而这些却是自己以前疏忽了的。
▲王晋唐书画作品
完成画匠到书画家的质变,不仅要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巧、创作思路,继承传统,更要开发出独有的风格和理念,形成自己的作品。一朝顿悟,王晋唐跳出技巧与“故纸堆”的限制,走出画室奔向山水,用自己的视角诠释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些年,王晋唐时常前往山西、河北、北京、山东等地采风,虽是享受独自思考的乐趣,却也谈不上离群索居。“艺术是矛盾的,它既需要享受孤独,形成自己的风格,又要符合主流审美才能雅俗共赏。”王晋唐悟到了。
在大量写生、创作的磨砺下,现如今王晋唐的作品,以老辣的书法线条融合丰富的墨色,形成了笔墨为主,诗词为境的诗书画一体的文人风格。在此次湖南文化馆个人展上,曹隽平更是给出了“散淡平和中暗藏机杼,时出新意,有尘外之意”的高度评价。
“此次个人展是一场提前了十年的意外之喜。”王晋唐说,此次个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时刻提醒着自己:艺术永无止境,切勿骄傲自满。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起他接下来的打算,他说个展结束后,仍要回北京学习、深造,在追逐梦想的同时,将会用更好的作品去展示家乡的新变化与新样貌。
记者:尹理 梁焕鑫 责编:黎日铱 一审:胥扬 二审:邹丽 三审:刘光辉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掌上湘阴微信公众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你可能喜欢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