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这周的农化圈大事记
● 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沙/马/泰4国的进口乙醇胺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2024年10月2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2024年第44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4年10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与商务部2018年第81号公告的规定相同。
2018年10月29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第81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率分别为美国公司76.0%-97.1%,沙特阿拉伯公司10.1%-27.9%,马来西亚公司18.3%-20.3%,泰国公司37.6%,实施期限为自2018年10月30日起5年。
2023年10月26日,应中国乙醇胺产业申请,商务部发布2023年第41号公告,决定自2023年10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商务部对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的倾销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中国乙醇胺产业造成的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第四十八条,商务部作出复审裁定(见附件)。
上周农药市场整体需求保持相对偏弱,大部分产品价格波动不大,稳定为主;生产企业以及原材料生产厂家维持低开工率,部分产品厂家和渠道商依旧有一定的库存,市场以消耗库存为主;除草剂保持相对偏弱,价格平稳;杀虫剂市场库存率偏低,厂家开工低下,部分产品价格出现陆续上调的迹象;杀菌剂由于需求的疲软,少数品种价格继续回落;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市场最终以需求为导向,保持谨慎态度。
● 和邦生物拟发行可转债募资46亿用于年产50万吨双甘膦项目
近日,和邦生物发布公告,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亿元用于其全资子公司广安必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50万吨双甘膦项目。
公告显示,和邦生物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60,000.00 万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
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预计将新增双甘膦产能 50 万吨/年,折合下游产品草甘膦约 33 万吨/年。
● 年产4500吨噻虫胺及其5000吨配套中间体项目拟新建
近日,河北君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500吨噻虫胺及配套中间体5000吨2-氯-5-氯甲基噻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在相关网站第一次公示。
建设单位河北君良化工有限公司拟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新建年产4500吨噻虫胺及配套中间体5000吨2-氯-5-氯甲基噻唑项目,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4500吨噻虫胺项目,二期建设年产5000吨2-氯-5-氯甲基噻唑项目。
● 京博农化拟建年产500吨氟噻草胺原药及配套项目
近日,山东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博农化″)官网公示了500吨/年氟噻草胺原药及配套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信息。
建设单位山东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化工产业园公司老厂区东南侧2km的新建厂区内投资建设500吨/年氟噻草胺原药及配套项目。
项目占地11亩,新购置反应釜、储罐等设备192台(套),依托2000吨/年茚虫威原药及配套项目及1000吨/年啶酰菌胺原药及配套项目配套建设的安全、环保、消防、公共设施,新增建筑面积6192平方米。
● 利民股份与昶科生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噬菌体生物农药
2024年10月21日,利民股份与厦门昶科生物在江苏新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基于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业务优势,共同致力于发展以噬菌体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底层技术的噬菌体生物农药。
根据合作协议,利民股份与厦门昶科双方共同建立基于【柑橘溃疡病、茄科青枯病、苹果和梨火疫病等】目标病害病原菌的噬菌体数据库,筛获序列,组织生测验证,获得有效组分,循证研究更高附加值的生物农药产品。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继RNA农药后,利民股份生物合成战略落地的又一重要举措,将对丰富产品结构、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 投资6.79亿元,年产5000吨砜吡草唑、2000吨唑啉草酯等农药项目拟扩建
近日,关于七洲绿色化工(济宁)有限公司年产37000吨新型除草剂及杀菌剂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
建设单位七洲绿色化工(济宁)有限公司拟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七洲绿色化工(济宁)有限公司厂区内改扩建年产37000吨新型除草剂及杀菌剂系列产品改、扩建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为67977.96万元,利用厂区内现有土地,主要购置反应釜、精馏塔、换热器、离心机、制冷机组、空压制氮机组、循环水冷却塔、各类物料泵等主要设备750台(套),并扩建中心控制室、配电室等辅助设施,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7000吨新型除草剂、杀菌剂系列产品。项目计划分两期设施,其中一期为砜吡草唑和间二氯苯,二期产品为唑啉草酯、40%甲基肼和二氟吡唑酸。
项目具体产品产能情况为5000t/a砜吡草唑、2000t/a唑啉草酯、10000t/a二氟吡唑酸、10000t/a间二氯苯、10000t/a40%甲基肼。
● 新西兰计划2025年底解除基因技术禁令,加速生物技术发展
新西兰政府9月10日宣布,计划于2025年底取消长期以来对基因技术的禁令,此举标志着该国将解除目前全球公认的最为严苛的的基因技术监管体系之一。
新西兰总理在官方场合表示,自2025年底起,新西兰将全面放开基因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试验活动,范围涵盖基因药物、疫苗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将建立或或强化现有监管机制,以确保这些技术的安全应用。此决策旨在让新西兰的科学家门们能够充分利用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在医疗保健、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加速追赶全球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
新的政策将彻底更新1996年制定的规定,允许在国内直接进行基因技术的现场测试,并最终推动其商业化生产,从而使新西兰与阿根廷、加拿大、美国等全球约29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保持同步。新西兰政府借鉴了澳大利亚的监管模式,计划构建一套全新的监管框架,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对于部分低风险且难以与传统育种技术明确区分的基因编辑技术,将实施豁免监管政策,以在促进技术进步与加强风险管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新西兰政府强调,新监管体系的核心在于赢得公众与科学界的广泛信任,确保监管工作不仅限于法律条文的制定与执行,而是全方位地服务于保障公众健康与环境安全。从经济角度来看,政府指出,生物技术行业在2020年已为新西兰经济贡献了高达27亿美元的收入,并期待通过解除禁令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经济增长。
此外,鉴于欧盟正考虑放宽对基因编辑食品的监管政策,新西兰的这一举措也被视为顺应了国际发展趋势。欧洲食品安全局已认可放宽相关规则的科学合理性,为全球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新西兰的决策无疑是在这一全球潮流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来源丨综合整理自世界农化网等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