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预祝2024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台阶的喜庆时节,第38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淮水之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先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先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先生,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先生,农业农村部巡视组组长王福祥先生,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建强先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先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巫建华先生,江西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锋先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操海群先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泽福先生,合肥市商务局局长杨有明先生,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先生,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周普国先生,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钟华女士,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磊先生,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渝阳先生,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尧伦先生。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相关处室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保机构负责同志,合肥市相关部门代表,有关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专家和农化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
本次双交会是自2000年以来,第三次在安徽省举办,充分体现了农业农村部对我省植保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一次重要回信,都对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启动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今年粮食再获丰收,预计总产超830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截至10月底,培育绿色食品5169个、居全国第2位,有机农产品1834个、居全国第3位。十大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植保工作的基础性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力发展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智慧植保,深入实施病虫监测预警能力提升行动、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健全统防统治工作体系,打赢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战、水稻“两迁”害虫阻击战、果菜茶农药减量增效阵地战,2024年共挽回粮食损失80亿斤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我们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省植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植保行业挑大梁、担重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不断突破创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植保技术走向成熟,涌现出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乙唑螨腈、环吡氟草酮等绿色新农药的创制,为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了高效、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的植保系统实现了病虫害的实时监测、精准预警,助力精准防控,有效解决草甘膦、草甘膦日益严重的抗性问题,保障作物安全发展,保障我国粮食稳产增产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坚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植保行业将坚定的以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是我国植保行业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是汇集展示植保产品技术成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药药械供需对接的重要平台。在交流植保行业信息,展示农药械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销对接,推动病虫草害检疫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届展会以“科技赋能植保,助力粮食安全”为主题,突出改革创新历史发展智慧之宝,在加快培育植保农药行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药药械产品更新换代,加速防控技术、防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全民历史转型的新阶段,加快技术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植保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希望通过本次展会充分交流植保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信息,促进产销衔接更加紧密,供需对接更加顺畅,信息共享更加畅通,防控技术更加优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历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魏启文主任宣布大会开幕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武器”。结合《“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本次大会围绕新农药品种创新和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排了2个主题报告。
·《我国绿色农药的创新进展》
当前,我国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形势严峻,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我国有40%的农药品种具有高环境生态风险。尽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哺乳动物高毒农药品种的禁限用,但一些高生态风险的农药仍然是农民生产中的主打品种,急需替代;二是多种病虫草已经对传统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性,急需开发新型的生物农药和进行产品的优化迭代。因此基于绿色能源的创新和应用,需要在新农药分子靶标的创新,核心作用机制的挖掘,以及科学的农药使用等方面的来破解我国传统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国绿色农业创新进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的现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将极大推动农药创新的时间和成本减少,降低农药对人以及非保留生物的安全性的影响,来延缓和避免环境和生态的风险。因此农业信息学就成为当前新兴的交叉学科,综合运用了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将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用于农药的创新,以达到合理的设计和利用。
未来绿色农业创新的重点方向包括:智能驱动的生物农药发现、原创性分子设计、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应用、新农药创制与产业化、绿色农药分子设计、智能化技术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农药制剂中的应用,计算毒理学和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些方向的发展,中国农药产业可以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药产业分析与展望》
从农药登记看:近年,我国农药登记数量有起有伏。特别是疫情这几年,登记数量减少。但随着近两年新条例的出台,农药登记又呈井喷式发展,有将近四千多个产品进行登记。截至2024年10月31日,我国登记有效成分747个(不含出口),产品47127个,其中大田用药44171个,卫生用农药2956个,除草剂12980个,杀虫剂19962个,杀菌剂11976个,植调剂1729个,卫生及其他480个。2014年1-10月,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不含出口)。2024年已发布2个登记公告,批准新农药成分12个,新产品17个。截至2024年10月31日,在有效登记状态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140个(不含抗生素),总产品2000余个。从毒性来看,低毒、微毒农药数量占比越来越大,十种高毒农药已全部禁用,氯化苦和磷化铝只用于专业化使用。2024年所有的登记产品都是低毒、微毒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毒、高风险农药逐步清出。
从农药生产看: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常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2024年1-8月已生产150万吨,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从产能利用率看,我国农药产能大,但利用率较低。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农药产能利用率一般保持在30%~60%,除草剂利用率最高达58.1%,其他为20%~30%。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出口竞争激烈。
全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 张帅
·2024-2025年度全国植保植检重大信息
郭处长介绍了2024年植保植检工作成效,并发布了2025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估:预估2025年红火蚁扩散趋势延缓,但发生面积仍较大,华南大部、江南南部普遍发生,西南、长江中下游点片发生,江苏南部和安徽南部入侵风险加大。预计全国发生面积为600万亩左右,防治面积为1500万亩次以上。柑橘黄龙病继续呈"北抬西扩"态势,预计全国发生面积为200万亩以上,需要防治柑橘木虱面积为3200万亩次以上。预计大豆疫病、根腐病发生面积为30万亩左右,防治面积为100万亩次。梨火疫病发生面积为20万亩左右,防治面积为100万亩次。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发生面积34.5亿亩次,比2024年和2019-2023年均值分别增加8%和6%,对70%以上的粮油作物产区构成威胁。
2025年,种植业农药使用总量稳定在24-25万吨,化学农药有望保持下降趋势,生物农药略有上升。农药品种结构中,除草剂稳居第一,杀虫剂第二,杀菌剂第三,三大品类占比超过98%。植保无人机更新换代加快,2025年预估需求量达6万架以上,作业面积超过30亿亩次,防飘、除草、果园使用技术有望突破。喷杆喷雾机受到冲击 较大,2025年预估市场3000台套左右,北方大面积旱田除草仍有较大市场。
2025年,重点关注杀虫杀螨剂品种:三氟苯嘧啶、甲维.茚虫威、乙基多杀、甲氧虫酰肼等以及正在申请登记的785、CS003。重点关注杀菌剂品种:氟环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硫唑、丙硫菌唑、叶菌唑、吡唑醚菌酯、噻唑锌等。重点关注除草剂品种:吡唑喹草酯、氟砜草胺、三唑磺草酮、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环磺酮、砜吡草唑、啶磺草胺、环吡氟草酮等。重点关注植调剂品种:三十烷醇、冠菌素、调环酸钙、二氢卟吩铁等,以及大丽轮枝孢等免疫诱抗剂。生物农药主要品种: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甲维盐、春雷霉素、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枯草芽孢杆菌、赤霉素、乙基多杀菌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在蔬菜、果树类生物农药用量会显著上升。理化诱控产品:杀虫灯:专一性诱杀品种增加(不同光谱诱不同害虫、雌虫是否产卵为指标)、广谱性杀虫灯需求减少。性诱剂:二化螟、稻纵、番茄潜叶夜、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草贪、玉米螟、棉铃虫(穗腐病发生)。
在信息发布会的尾声阶段,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宣布: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将于2025年1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