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董集镇:厚植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民生   2024-11-27 18:06   山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2024年,董集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

  经过技能培训实现更好就业的务工人员难掩喜悦心情;获得高比例医保报销和救助的困难家庭如释重负;在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难题的老人露出满意笑容……回眸2024年,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是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最美的景色。




  抓好就业最大民生。

  “共富工坊就建在家门口,现在我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里。”在杨庙社区共富工坊吨包加工车间里,居民程兰兰正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

  杨庙社区共富产业基地位于杨庙社区南门,总占地面积约5800平米,建设面积3587平米,共有3个分区。今年10月份,杨庙社区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姻、人才联动的方式,创办起“家门口”就业工厂,为辖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共富工坊创办后,程兰兰通过技能培训,成为一名车间工人,留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成了她的人生新选择。

  回忆起过去常年在外奔波打零工的日子,程兰兰说:“以前在外东奔西跑四处打工,没法照顾家中的父母、孩子,现在有了社区就业工厂,既挣到了钱,又能照顾好家人,真正实现了求职不必去远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程兰兰的求职故事正是董集镇就业工作蓬勃发展的小小注脚。

  “通过人社所的牵线搭桥,我们参观了附近的几家企业,感觉生产环境、福利待遇都挺好,我们回去再综合考虑下,看去哪家企业最划算。”董兴花园居民王大姐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董集镇一方面围绕群众就业创业需求信息,主动了解掌握辖区及周边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搭建供需平台,帮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采集群众就业意向信息,结合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有针对性地邀请家政精英、农业技术员、致富能手到乡镇举办家政服务、种植、物流配送、园林花卉、服装加工等技能培训,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 

  “我很看好家乡未来的发展,返乡就业是个不错的选择。”“招聘会提供的岗位非常多,一定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一份土豆炖排骨、白菜豆腐汤,还有自己蒸的大馒头……”中午11点半,在大王村黄蓝汇颐养中心,20余位老人接过餐盘,幸福地吃起了午饭。食堂内,长者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一边话家常,一边享受着美味可口的午餐。“食堂的饭菜做得很好吃,菜式多变,还考虑到我们老人牙口不好,饭菜都特地煮软一点,在这里吃很方便。”村民郑大爷热情洋溢地说。

  “一直想把父亲接到城里和我们同住,但是他不愿意,在他眼里,村里有他熟悉的老朋友,是他的根。村里建起了颐养中心,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啊!”郑大爷的儿子说。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不只是每个家庭的期盼,更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今年以来,董集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黄蓝汇·颐养中心”建设,推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明确服务范围、服务标准、补贴标准等,确保养老助餐服务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目前,大王村“黄蓝汇·颐养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村内20余位老年人,稳稳托起了幸福“夕阳红”。

  “我很喜欢这里,爸爸妈妈平时上班就很忙,没时间照看我的学习,暑假时间这么长,我每天都会来这里学习,还有老师教我们写作业。”刚上小学的张嘉骏说。为缓解学生群体暑期“教育难”问题,杨庙社区农家书屋积极开展“农家书屋+萤火虫学堂”活动,学业教育与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开展,通过特色课程鼓励学生发展兴趣,通过交流互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杨庙社区农家书屋不仅专注于社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更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互动的文化平台,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每逢寒暑假,杨庙社区农家书屋便成了孩子们最爱结伴打卡的地方,他们相约在书屋里写作业、读书,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结交新朋友。今年以来,为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书屋还专门新增了各类青少年儿童刊物,有儿童漫画、经典名著,也有学习资料、名人传记等书籍。每天孩子们都会早早来到这里“上课”,假期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会自发组织前来陪伴和指导,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的“暑假学习园地”。

  杨庙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郭盼说,“每逢寒暑假我们都会积极招募志愿者,组织小朋友们在农家书屋开展做游戏、绘画、讲故事、防溺水安全教育等活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丰富书籍种类,增加一些学生爱看的书籍,让我们的农家书屋不但成为村民致富的加油站,同时也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一顿顿暖胃又暖心的饭菜,一个个生动又有趣的课堂,一张张温暖又幸福的笑脸……都是董集镇对习近平总书记聚焦“一老一小”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犹如盛开的鲜花绽放在董集大地上,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居住环境“大变样”,生活水平也有了“新提升”。

  在董集镇赵马村一处院落内,农村房屋保温项目改造的工作人员忙着为做好外墙保温的墙壁刮腻子。一排排已经改造完成的房屋穿上了“保暖外衣”,不仅外观看起来干净整洁,而且提升了原有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让村民居住起来更加舒适。

  “我家做了房屋外墙保温以后,房子不仅漂亮了,关键冬天屋子里的温度提高了,政府的这个工程真是做到我们老百姓的心上了。”村里的村民王希江乐呵呵地说道。

  据悉,董集镇农村自建房外墙保温工程自2022年开始,预计耗时3年,工程整体大约涉及全镇22个行政村的466户农村自建房,今年的外墙保温工作涉及赵马村55户农村自建房,已于今年4月份开始施工。

  初冬时节,农事渐歇。走进杨庙社区文化广场,广场一侧妇女群众迈着欢快的舞步,挥着多彩的扇子,绘就了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循声望去,一群戏曲爱好者,正在声情并茂地演唱着,“唱”出了美丽董集新气象......

  家住杨庙社区的潘学武是一名戏曲爱好者,“我学习戏曲已经好多年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农闲时我们几个坐一起吼几嗓子,感觉很解乏,同时也能给大家忙碌的生活添一些乐趣,我们感到很高兴。”潘学武说道。

  “近几年随着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社区里文艺爱好者的才华也有了施展之处。”杨庙社区党委副书记魏鸿飞说。

  文化也是民生,文化惠民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董集镇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和发展,为群众提供书刊借阅、文艺汇演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品位。据了解,今年以来,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文化惠民活动70余场次,配合文旅部门开展送戏下乡、电影下乡200余场次,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40余场次,组织开展“迎新春”秧歌展演、广场舞大赛、“欢乐黄河口”等文化活动50余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今,在董集大地上,各项惠民举措有序推进,村美民富的图景徐徐展开,群众内心富足的幸福感日渐转化成地区的“发展质感”,幸福花开的故事写进了董集儿女心间。

素材:宣传办 供稿:高子婷

一审:高子婷 二审:盖梦娇 三审:张麦荣


新董集
讲述董集故事 展示董集风采 助力董集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