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瑰宝山水画

文化   2024-12-31 20:03   山东  

绢本水墨 27.9×230.5cm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此卷原有十二景,现仅存四景。大约在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末之间,《山水十二景》被裁切成两个部分,现存者是原卷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已佚。全图的摹本现在收藏于耶鲁大学美术馆(明摹本 图a)。这卷绘画,描绘的其实就是南宋时代杭州附近山水的真实景象。


夏珪,(活动于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曾任画院待诏。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他开始学画人物,后来攻山水画,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族而成,神态生动。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 

      他善画山水、人物,长于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绝突兀,气韵颇高。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图a


《山水十二景》的画幅左下角署“臣夏圭画”四字款。画面上依次有四处题字:“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对于画面题字,王穀祥认为是宋理宗手笔,题字下方所钤的印也是宋理宗的双龙玺。此后论者大多持此意见。但《八代遗珍》认为,题字下的所谓双龙玺,实际上是一种与杨皇后有关的印章,这不但可通过对比杨皇后传世作品的印鉴得到证实,同时,这些题字与宋理宗传世手迹相似之处极少,倒是颇有杨皇后书法的特点。综合各种信息,这些题字很可能是杨皇后晚年书法成熟期的作品。

邵亨贞跋

王穀祥、董其昌跋

王翚跋、陈宝琛观款

端方、颜世清跋

吕景端跋

《山水十二景》是夏珪最确定的代表作,为后来其他新发现的夏珪真迹的认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构图上,作者大胆剪裁取舍,以“山之一角,水之一涯”入景,以画面大片的空白,充分表现了平远微茫的江南景色。远景简淡清旷,如“遥山书雁”一段中的远山、飞雁;近景凝重精整,如“烟堤晚泊”一段中近处的山坡、树石。远景和近景相映成趣。《江村销夏录》《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中国绘画全集》等著录或影印。

中国画
中国画艺术分享、实力派画家推荐、国画信息速递、国画前沿动态,关注我们,即可订阅我们的微刊,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