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坚持以改善乡村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激发内生动力”为目标,持续强化以工代赈作用,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一、狠抓关键环节,实现高位推进。
一是抓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县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亲自抓实施、蹲点抓落实,全身心投入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同时严格执行以工代赈项目资金计划,实行项目规范运作机制,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
二是抓项目谋划。立足我县产业优势,围绕县域经济“一县一策”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链和重大项目,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配套以工代赈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各镇,县农业农村、住建、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民政、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等相关单位开展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分行业、分年度梳理形成以工代赈项目库,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
三是抓模式推广。积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赈”的作用。形式多样做好务工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因技能不足而难以参与工程建设的问题。对于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引导项目实施单位按照就近原则,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明确发展导向,突出“三大成效”。
基础设施大变样。一是群众出行运输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改造镇区街道道路700米,新建拓宽道路154米,
新建护岸825米,新建长118.00米、宽7.5米的桥梁一座。二是水利设施加固修复稳步推进。加固维修护岸 7700米,修复供水管网280米,修复水毁河堤20米,修建浆砌石河堤920.7米,高5米(基础埋深1.3米,防护高度3.7米),共计4986.4立方米,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赈”作用大彰显。凤县以工代赈项目的推进实施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近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带动550余人参与务工,其中脱贫人口201人、易地移民搬迁群众125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480余万元,占中央财政资金23.29%以上,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00余人(次)。“赈”的作用发挥明显,切实体现了以工代赈工作的作用。
产业发展大提速。近年来,我县根据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长远规划,注重项目建设的长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科学布局、精心打造,大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全县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大力发展“一麝一椒”等主导产业,全县林麝存栏量4.01万头,占全国的70%以上,总产值近百亿元,椒果药种植面积17.5万亩,总产值20亿余元,品牌辐射带动就业2.6万余人。
三、精细项目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严格项目管理。为了更好的落实以工代赈政策,我县严格按照《陕西省以工代赈实施细则》进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安排、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有专人定期检查进度,竣工后通过验收。审计部门每年还专门对以工代赈资金进行审计,使资金真正用到项目上,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加强项目资料和技术管理。对所有的项目都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对项目按权限进行审批,有专人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质量监督。项目建成后进行自验,需要市上验收的项目向市上申请验收,交付使用前形成一套完整资料归档。已交付使用的项目,都落实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确保其发挥效益。三是严格资金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属补助性质,为了能使资金足额使用到项目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国投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按照项目进度拨款。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群众投劳折资、从其他渠道筹资的办法,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