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浒苔绿潮防控 一场猫捉老鼠游戏

文摘   2024-11-18 00:07   山东  

2024/2025年度苏北浅滩海域的紫菜养殖季已经开始,南方海域人工养殖的大型经济藻类也已开工收割第一茬浒苔,来年的黄海浒苔绿潮也在酝酿/孕育中,即将迎来第十2007-2025年)暴发年。

在苏北浅滩海域实施的源头治理+前置打捞浒苔绿潮防控试验,经历5个年头2020-2024年)已经花费了大量人财物力,孰是孰非,也该认真总结评估,到了调整防控策略、改进防控措施的时候了!难道要继续盲目推广应用?人们拭目以待。

在此紧要关头,我们还想疾呼呐喊几句,并无坏意,只想为防控浒苔绿潮抛砖引玉即使已经意识到了黄海浒苔绿潮是一种常态化现象,但也不能把两败俱伤,火上浇油的极端做法常态化吧!

其实,有关黄海浒苔绿潮现象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以及各路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意见建议等,平台以往推送的文章中均已有所表述,这里不再累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过关注直面海洋人生平台浏览,也可以给我们赐稿,表达你们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建议,与大家分享,共同推进浒苔绿潮防控/防治工作向着趋利避害的正确方向发展以及朝着生态文明的更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大目标迈进 

【一】

汇集、归纳海洋科技界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意见建议以及对照采取“源头治理”、“前置打捞”“无害化处置”措施后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如下几点初步认识与建议:

1、源头治理通过采取减少苏北浅滩海域的紫菜养殖面积缩短紫菜养殖季时间措施黄海浒苔绿潮的规模似乎并没有减小,却是在增加;反之,该措施的实施,似乎降低了消耗水体富营养物质的能力,使得该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居高不下,导致绿潮规模在2009-2020年期间呈现的逐渐降低趋势下,于2021年突然增加,而且在2023年和2024年持续保持高位。

来自海洋藻类研究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是,养殖大型藻类不仅可以消耗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还能吸收空气和水体中二氧化碳起到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也有学者根据人工养殖浒苔过程中,利用收集天然浒苔孢子育苗、栽培浒苔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紫菜养殖筏架集留水中悬浮浒苔孢子/配子和微观繁殖体减少随风和海流向北方漂移的浒苔初始生物量的大胆设想,并建议在苏北浅滩海域尽可能增加紫菜养殖面积、恢复和延长紫菜养殖季时间,以及在紫菜养殖季结束后,继续让筏架留在海中一段时间,以便能够拦截更多的悬浮浒苔生物量

2、前置打捞在最早出现漂浮浒苔的海域,利用船只人为干预、打捞处于海面漂浮状的浒苔,看似减少了向北漂移的浒苔初始生物量,实际上由于受到船只、打捞装置的冲击和螺旋桨快速旋转等因素的影响,反而会产生更多的浒苔/藻段,这与早期一些海洋生物学家提出的紫菜养殖渔民随意把附着在筏架上的浒苔清理后掷入海洋成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观点,应该没有什么区别何况,海浪拍打和食藻动物啃食等行为,也都会产生大量浒苔碎片/藻段。

对此,有学者强烈呼吁,应尽早放弃和制止“前置打捞”的不科学、也是不合情理的做法;反之,利用浒苔繁殖、生长的习性,可以消耗掉水体中更多的富营养物质。

3、无害化处置北方海域通过实施前置打捞措施,把海上打捞的大量浒苔经过所谓的“无害化处置后又抛回海洋的极端做法,既可以成为当年或者来年绿潮暴发的初始生物量和种源,还可以给水体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导致原本由浒苔生长所吸收的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又重新回到了海洋,增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

为此,有学者强烈呼吁:应尽早禁止这种所谓的“无害化处置”方式,并尽可能把海上打捞浒苔全部用于资源化开发利用,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绿潮暴发种浒苔源自紫菜养殖设施实施前置打捞可以延缓绿潮向北推进时间减少青岛浒苔登滩数量归咎于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浒苔入海生物量的多寡,两者认虽相距十年之久,但其论调却如出一辙。

至于紫菜养殖区面积减了又减、养殖季时间短了又短,养殖区浒苔入海生物量降了又降,为何浒苔绿潮暴发势头愈发强烈?却又无人问津把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如海面风、风漂流、气温、海温、营养盐、日照、盐度、海浪、上升流等)和人为因素(如投入的海上打捞船只和岸滩清理人员数量变化、时间长短等)的作用,都抛在脑后,这还是科学的调查研究吗?

其实,无须花费大量调查研究经费,只需花点时间查阅一下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文献及其达成的普遍共识,就可以得出:这些防控策略实施,非但控制不了浒苔绿潮的暴发,反而是在火上浇油、导致绿潮暴发势头更加剧烈。倘若强势推进,终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看似两败俱伤,实质全盘皆输

【二】

2023年以来,青岛不同于往常的做法,即加强了进入海湾、近岸海域浒苔的拦截、打捞,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整个海域的绿潮规模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但浒苔登滩量却是历史最低,且一低再低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山东青岛取得的“显著成效”,却依然要“归功”于,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甩锅”于苏北紫菜养殖区的“源头治理”和“前置打捞”做法,似有拉人下水、道德绑架的嫌疑,或者说要拉上江苏背书,玩一场旷日持久的猫捉老鼠游戏。

尽管山东、江苏两地遇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但如果能够积极应对,变“暴发”为旺发、变“绿潮”为藻场/渔场,即把引起“生态灾害”的浒苔看作为正常的海洋生物资源,并采取综合利用措施的话,也不至于如当下这样,既伤透脑筋、劳民伤财,又得不偿失,造成两地经济损失,尤其是让江苏蒙受不白之冤。

明摆着在苏北浅滩,乃至江苏沿岸海域大规模发展紫菜养殖业,可以消耗掉水体中更多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吸收掉空气和水中更多的二氧化碳,反而却成了“罪过”,甚至需要取缔,这对防控/防治浒苔绿潮究竟有利还是有弊?应该不难判断!

十八年黄海浒苔绿潮防控犹如一场恶梦,醒来时发现绿潮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这叫当地百姓,情何以堪!

【三】

黄海浒苔绿潮作为一种海洋生态异常现象,亟须防治。浒苔不像有毒的赤潮生物种,它非但没有毒性,反之可以食用,是一种公认的药食同源大型经济海藻,如同沿海百姓长期食用、且大范围人工养殖的海带、紫菜、江蓠、裙带菜、石花藻、龙须菜、麒麟菜和海白菜/石莼等。

所以,漂移的浒苔只要不侵入重要海湾、不上岸或者上岸后及时清理,是不会造成危害的;反之,浒苔绿潮大规模暴发,有利于降低漂移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能够消耗掉更多空气和水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更多海藻碳汇增加蓝碳收益。

同时,大量浒苔资源还是食品、药品、工农业产品,以及养殖业饵料、饲料和农业有机肥的生产原料,国内也已有20年小规模、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实践,收获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且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但均因浒苔原料受到政府部门的控制、供应不足而无法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需求。

针对黄海浒苔绿潮防控/防治,亟须抓住浒苔绿潮暴发的主因(入海富营养物质有增无减、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持续攀升、氮磷比严重失衡、气候变暖加剧、海水温度上升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采取陆海联动治理富营养物质入海的强有力措施,且久久为功,方可看到浒苔绿潮消失的那一天;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引发绿潮的物种,即暴发种---浒苔身上,甚至挖空心思,企图减少浒苔初始生物量。

事实业已证明,采取“源头治理”、“前置打捞”和“无害化处置”等防控措施非但治标不治本,而且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议尽早调整防控策略;与此同时,强化浒苔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四】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水温升高;氮磷等营养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流失,最终排入海洋,且日积月累,引起海水富营养化;人类活动加剧、酷渔滥捕,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并引起海洋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导致海洋生态异常频发。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这一演变过程中,罪魁祸首无疑就是人类自身,即亳无节制的人类活动;而出现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被迫调整的结果。

沿海渔民流传了数百年的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浮游生物”,终因毫无节制的酷渔滥捕活动,使得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大鱼没了,小鱼也少了,而虾米再多也吃不了那么多的海藻/浮游生物,于是从微藻到大型海藻旺发/暴发,导致赤潮、绿潮和金潮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为此,也想提醒一些海洋生物学家和海洋管理者不能一遇到环境、生态问题,总想着把责任推给自然界,或者甩锅给上游地区,这对解决问题、减少危害无济于事。人类首先应从自身寻找原因,改变那些诸如过度捕捞、过度使用化肥,以及不受控制地向河流、海域排放富含氮磷污水等破坏自然的行为

亟须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自然界只能按其自然规律进行自我修复与调整,其结果对人类生存是好是坏,也就由不得人类来挑三拣四了。人类自身应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否则环境、生态势必会变得愈来愈差,最终则会自食其果。

亟须尽快改变思路,尽早把溯源治本的“源”,也就是引起浒苔绿潮的源,从寻找浒苔种群的来源,改变为诱发绿潮的因素,如海水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也即富营养物质的来源上。若能形成共识,显然防控策略亟须做重大调整,而且不单纯是防控、更要防治。

故落实黄海浒苔绿潮常态化防控/防治措施切忌北辙南辕猫捉老鼠的游戏


海洋测绘与遥感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本号主要分享海底地形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图制图、卫星遥感等海洋测绘与遥感领域研究内容,提供数据共享、科研进展、文献分享、学术交流、基金撰写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