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展示北川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良好成效。
(图片来源陕西新闻联播)
近年来,北川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一校一特色、一宫一品牌”全覆盖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8所。一座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扎根于北川,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求,成为青少年受益、广大群众满意的惠民项目。
(视频来源陕西新闻联播)
少年朝气正当燃。学羌文化、学剪纸、学陶艺、学科技……走进一座座乡村学校少年宫,立刻能感受到少年意气勃勃生机。在这里,“优化学习品质、全面发展个性”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我们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坚持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环境,使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阵地,艺术教育的基地。”北川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一直以来,北川各个学校坚持从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共建合力等方面出发,让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出硕果。据了解,学校深入挖掘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感恩文化内涵,充分整合校园校舍、文化长廊等,打造民族文化、生命安全教育等活动阵地200余个。同时,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保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规范运行,做到了工作有安排、阵地有人管、活动有人带、实践有成效。
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充分挖掘本地优秀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按照“一宫一品牌”,打造了“禹羌文化传承基地”及“铃鼓舞”等特色项目,开设音乐、非遗等课程26类,创编《羌乡盛开羊角花》等文化文艺作品36个。
永昌镇七一职业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将羌族文化引入课堂,建立了综合性的“禹羌文化传承基地”。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兼任羌歌、羌舞、羌笛、羌绣等课程辅导教师,突出民族特色,大力扶持羌歌、羌舞、皮鼓、羌笛、口弦、草编等民族技艺的传承,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文化突出,氛围浓郁。2023年,该校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双示范学校”。
铃鼓舞包括舞蹈、朗诵、戏剧、杂技、武术等,其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舞姿优美多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桂溪镇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羌族传统舞蹈融入到热情奔放的铃鼓舞中,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到自己的民族,进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展示了新时代少年的风貌。
近两年,北川乡村学校少年宫羌文化项目建设成果喜人。2022年,安昌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选送作品《纳吉呐呐》、《云上尔玛》分别获四川省第十七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春蚕奖”提名奖和一等奖,2023年,“安小爱”童声合唱团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同心歌唱》节目录制。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孩子们成了羌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乡村学校少年宫也成为“打通素质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推手。
在永昌实验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医生家长站上讲台示范讲解“海姆利克急救法”、消防员家长化身“蓝老师”为师生们上消防安全课、奇石收藏家长带领孩子了解古代生物演变历史……这是北川“家校社”协同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个缩影。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需要家校社协同共建。”北川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共建可以整合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提供更丰富的发展条件。
坝底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马槽红军医院旧址,在实践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这堂课我了解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坝底小学学生牛玉馨说,“我将铭记党的历史,汲取革命先辈力量,认真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另外,北川还依托“文明实践润羌乡”小程序,定期发布活动,动员本地文体科技人才、非遗传承人等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深入各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项目交流展示、课程集中研讨、教学经验分享等,切实将“三优”资源与偏远学校共享共建共育。
内容来源:北川发布
通讯员:杨国华
编辑:文星颖
审核:王洪 曹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