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特约供稿,转载请注明。
前两天最大的悬念终于落地了,10万亿化债方案到底是不是通胀?
为什么要去化债?
还有这次化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怎么去应对?
今天咱们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内容有点长,建议点赞先收藏。
10万亿的具体情况很多博主都在普及,老宋就不多说了。
消息一出,房产中介们先沸腾了:
逻辑是10万亿意味着大通胀,放出来的水会涌入楼市,从而推升房价。
现在不买房,五年又白忙!
首先这种推论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蓝部长提到的10万亿中,有4万亿是从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中安排的隐形债务置换。
剩下的钱是全国人大批准的6万亿债务限额。
说白了,这10万亿的用途全都是为了化债用的。
压根儿就不会流进房地产市场,属于债务的存量处理,并不是增量资金,这和2008年当时的4万亿存在本质区别。
十六年前的重要会议中,明确了4万亿的目标就是为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的。
也就是说,这些钱全都要投到基建和民生项目里。不过,当时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处在快速上行期。
钱只要投到基建上,都能产生可观的资本收益。
而且当时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也维持在相对高位。
投出去的钱,靠着城市化和人口的红利,就能拉动当地的经济,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土地偏离了原本的价值,产生了泡沫,地价也开始迅速飞涨。
当卖地成了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时,实体的发展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但是,这一切的支撑都必须建立在城市化的红利上,一旦城市化逼近饱和,这套循环就不灵了。
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引发一个问题,在人口上行期欠下的债务,到了下行期就要后人买单。
因为上行期的基建项目都是通过发债才能融资。
地方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地产主要都是通过城投公司而非专项债融资的。
当地的银行会把这些城投债包装成理财产品,再卖给储户。并且当年承诺的收益普遍高达8%以上。
但是城市化进程并不是无限的,很多当时炙手可热的项目在饱和后都开始亏损,承诺的收益还不上,就产生了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前几年云南和贵州的案例。
这部分城投公司欠下的钱就是咱们经常听到的“隐性债务”,所谓化债,化的就是这部分。那如何去化债呢?
不妨先看看隔壁的经验,日本在失落的三十年间没有爆发债务危机,靠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内债,俗话说“内债不是债”,很多新兴国家欠了债最终崩盘,都是因为欠的是美元。本币债务是可以通过置换去补救的。
一旦欠上了高额的美元债,再遇到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迟早就会崩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22年,因为美联储加息,遭遇债务危机的斯里兰卡。
在现代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内债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提升货币供给去解决的。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置换,另一个是担保。
所谓置换就是用长期债去置换短期债。
因为周期越长,利率越低,比如当时的日本,绝大多数债务都是10年期以上的,还有一部分公债的偿还期达到了30年以上。
为什么用更长期的低利率去置换?
从历史角度看,引发债务危机的一向都不是债务的规模,而是债务的成本。就好比我们在按揭贷款买房的时候,关键不是你贷了多少钱,而是每个月自己的工资能不能还得起月供。
从2014年后,虽然日本政府的宏观杠杆率越来越高,但是每年的利息却不增反降。
置换后更低的债务成本,让以前濒临崩溃的月供降了下来。说白了,以前月供1万,现在变成5千,压力小了,就能续命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担保,也就是需要中央去支持地方,给地方做担保,用高信用的债去置换低信用的债。
当时日本地方债每年发行的比例逐年降低,更高信用的中央政府债券置换了信用低的地方债,最终的债务人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通操作下来,债务并没有消灭,但月供压力更小了,以前儿子还不起,现在爸爸来还。三板斧也让日本从当年债务危机的边缘起死回生,所有的内债的处理方式也都是以此为模板。
这次化债到底是不是利好呢?
消息刚出的时候,富时A50指数应声下跌,但大家不用过度解读。因为A50指数本身在新加坡发行,整个市场规模不足百亿,
很容易被资金控制。
而A股的规模接近百万亿,用一个百亿的指数去指导一个百万亿的市场,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并且在会议发布前的一周,外网就开始频频吹风,再有预期的消息,靴子一落地,也成了买预期卖事实的“利空”了。
这次化债,能省下利息就有6000亿左右,
把这些钱花在资教育、医疗,或者投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上,都能产生实质性利好。
在之前财政政策的那期视频中,老宋讲过财政乘数的概念,这些省下的钱如果变成了财政支出,那么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效果都将是成倍的。
退一步说,当一个人不再被债务缠身时,才能有精力腾出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化债看的不是眼下,更是给未来经济增长打下的基础。当然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更要化债,这轮地产下行期,很多买房的都出现了断供,道理都是一样的。
普通人也需要将手里的烂牌换成好牌,或者想办法让自己的月供压力减轻。这方面没有条件的,可以多学些新的技能。
毕竟,增加额外的收入,也是让月供压力变小的一种方式。
最后,关于宏观刺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观点,
他认为应该增加居民端的收入,把钱发给百姓。
还有一种是哈耶克的思路,崇尚自由主义,不过度干预,让市场的力量去淘汰那些落后的产能。
最后一种是凯恩斯,主张大规模的刺激手段,像之前美国大萧条一样,通过ZF投资拉动经济,这三个人的思路,你觉得哪一种最好?
咱们评论区交流。
作者:
宋振宇,《天下财经》嘉宾,擅长用周期理论判断牛熊拐点。
作者观点仅作为个人研究成果,不代表本栏目观点。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