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力丨 仁和:以“绿色”为底,为发展“上分”

政务   2025-02-08 17:42   四川  
图片

图片

绿

本义是草和树叶壮盛时的颜色

当今,“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

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生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2年异木棉(石磊摄影) (74).jpg

△ 仁和城区鸟瞰图

绿色是仁和区的生态底色,也是发展底气。零碳村庄、绿色工厂、绿色小区……透过关键字“绿”,我们窥见了一幕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零碳为“笔”,遇见未来

“去年底就把光伏板安装完了,理论上一天可以发175度电,并网后卖给国网,每个月有2千元左右的收益。”仁和镇红旗村村民许天荣介绍,他家花费了近20万元,在房顶安装了82块光伏板,装机发电容量50千瓦,政府还给予了补贴。

图片

△ 农房屋顶排列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自2024年10月起,太阳能光伏板在红旗村农户、农家乐、游客中心、红旗农场屋面和田园营地长廊等村内核心区陆续安家落户。截至目前,已完成627千瓦的光伏铺设工作,涉及10余户农房。

图片

△ 太阳能光伏板在农户、农家乐、游客中心、红旗农场屋面和田园营地长廊等村内核心区陆续安家落户

图片

△ 红旗村主干道上的太阳能路灯

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仁和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的光伏路灯、光伏座椅、光伏垃圾桶,同样是仁和区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这些设施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利,还实现了村庄“碳收支”平衡,为各地“零碳村”建设提供了“仁和经验”。

向“光”而行,动力不竭

走进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橄榄坪园,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笼罩着一片和煦的暖阳,厂房建筑立面上碲化镉发电玻璃,正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绿色动能。

4692c62d800c5ea2ad78c06b9e51a79.jpg

△ 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橄榄坪园厂房建筑外立面上碲化镉发电玻璃

玻璃作为绝缘体,如何发电?原来,和日常见到的蓝黑色光伏板不一样,建筑立面玻璃镀有碲化镉光电材料,能把可见光和紫外光转化成电能。

图片

△ 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2#、3#厂房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建筑一体化项目

“相较于之前的光伏板,碲化镉发电玻璃具有更强的弱光性,可发电时间更长,除了屋顶,还可以安装在厂房墙面,增加发电面积。”人和兴工发展建设集团资产运营部部长李卓介绍,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便可远程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随时对发电量进行调控。

图片

△ 安装在屋顶的发电玻璃

图片

△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绿色低碳产业带来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从产业到生活,拥有丰富光热和风能资源禀赋的仁和区,正抢抓“双碳”机遇,积极布局开拓新赛道,大力推动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向好,水清岸绿

山青、水绿、空气好,为仁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续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刘家成摄影 (17).jpg

如今,漫步于攀枝花南高速收费站出入口两侧,目之所及林木葱茏。三角梅廊道竞相斗艳,爬山虎、清香木铺满边坡,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煦微风中夹杂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

“一出高速映入眼帘的就是满眼的绿意,仁和的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游客田女士站在路边看着繁盛的三角梅说道。

大田石榴(石磊) (54)~1.jpg

近年来,仁和区大力推进“宜人新城”建设,紧抓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优,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河流生态环境逐年提升。

微信图片_20240102171030~1.jpg

每年冬季的仁和,成群结队的候鸟纷至沓来享受暖冬,待到来年三月春暖花开时又各自离去。时下,在跃进水库、水中央湿地公园、滨河公园周边,就可以看到青头潜鸭、赤嘴潜鸭、骨顶鸡、白鹭等珍稀鸟类嬉戏觅食的场景。

微信图片_20230905153723.jpg

🌳🌳🌳

鸟语花香处处景,绿水青山展新颜。如今,仁和区正由点及面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生态品质,促进乡村振兴。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
图片

记者:吴琦

部分图片:李永忠 石磊 刘家成 丁锐

编排:梁湘悦

责任编辑:薛巍

终审:徐铭

法律顾问单位:四川拓越律师事务所


这里仁和
攀枝花市仁和区对外宣传窗口、理论学习、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创作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