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绝味食品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5亿元,同比减少1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
第三季度,绝味食品营收16.75亿元,同比下滑13.29%;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跌3.33%。单季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绝味食品的根基在被蚕食。就产品而言,绝味食品前三季度的鲜货类产品实现营收38.68亿元,减少近5.94亿元,下滑13.3%,占总营收的78.82%,也减少了2个百分点。
其中,禽类制品收入29.69亿元,减少了4.76亿元,降幅达13.81%。占比60.49%,减少了2个百分点。
包装产品收入3.55亿元,增加了近80%,但增加额仅为1.57亿元,占比为7.23%,增速较快,但难以覆盖鲜货产品的下滑。
就渠道而言,前三季度,绝味食品卤制品销售贡献收入42.23亿元,占比86.05%,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加盟商管理收入5405.5万元,占比为1.1%,集采业务收入2.44亿元,占比4.97%,供应链物流收入3.7亿元,占比7.55%。
就区域而言,华中、华东、华南三个地区的收入均出现了下滑。这三个区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近八成。华中地区2024前三季度收入14.8亿元,同比减少17.33%;华南地区收入为10.71亿元,同比下滑9.67%。华东地区收入8.92亿元,同比下滑11.56%。
境内的西北地区收入占比最少,仅为6009.83万元,同比也下滑了51.2%。
很多加盟商离绝味而去。截至2024年6月底,绝味食品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4969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相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了981家。这也是加盟商管理收入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6278.73万元,降低到当前的5405.51万元。
作为卤味领域头部上市公司,绝味食品表现出来的疲态也被监管部门注意到。
根据绝味食品2024年半年报的信息披露,上交所要求其说明投资收益等问题。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绝味食品投资支付的现金分别为8.8亿元、24.22亿元和10.63亿元,但投资收益分别为亏损9421.85万元、亏损1.16亿元和亏损325.2万元,连续多个报告期出现投资亏损。
据了解,2017年,绝味食品成功IPO。有了大把钱的绝味食品想法就多了。2018年,绝味食品创始人戴文军表示,绝味食品将在现有产品领域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整合国内优秀的餐饮和食品连锁企业,分享食品餐饮消费升级红利,加快建立美食生态圈。
绝味食品与合作伙伴成立了数家投资机构,投资的范围包括畜禽生产、轻餐饮、调味品、冷链物流等,品牌包括吉祥馄饨、夸父炸串、吉香居、帝煌烤卤,廖记棒棒鸡等。
对于投资收益问题,绝味食品方面称,有投资风险的项目账面价值占绝味总体投资账面价值的4.04%,针对以上项目,绝味食品一方面指定或派驻投后管理团队帮助被投企业改善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非卤味相关的项目,绝味食品积极寻找退出途径,力争减少投资损失。绝味食品正在并将进一步调整投资组合,集中体现专注卤味行业的经营和投资理念。
就此说法,绝味食品美食生态圈就不圆了,专注深耕卤味行业了。
不过,绝味食品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其他品类上。绝味食品在长沙部分店面开始销售奶茶,并且也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对此,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这是绝味食品优化产品结构。奶茶与卤味有一定的互补性。奶茶的消费频次会更高,组合好了给卤味引流,对门店的盈利模型也能起到优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处投资收效甚微,绝味食品控股股东还不断地套现。北京商报报道称,2020年9月23日-12月31日期间,绝味食品控股股东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以及一致行动人等累计减持公司股票,套现金额高达约25.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