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交通学院:高举旗帜,以党建引领教育科研事业快速发展

文摘   2025-01-27 12:12   天津  


自河北工业大学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推进学校各方面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对标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人才建设目标,团结全院党员和广大师生,奋勇拼搏,努力在各方面工作中争创佳绩,推进学院取得了快速发展。




牢记党的宗旨 坚持党建引领




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校、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中,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年多来,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团结有力,组织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向祖国表白”等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组织开展“同走乡村振兴小康路,坚定科技强国大志向”“百年华诞,常思爱党爱国;千年古桥,践行科技强国”“雷锋精神永传承,衣物捐赠情意浓”“观看红色电影,重温革命记忆”“缅怀革命先烈,共享美好生活”等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各基层党组织活力。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打造“党建联建共建”和“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形成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科研联干、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已与52家优质企业开展共建合作,“党建+就业”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被人民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津云、北方网、今晚报等媒体报道15次。多项党支部工作案例、微党课获得校党委奖励。紧密围绕学校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行动计划连年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各地,得到中青校园、津云、保定日报、搜狐新闻等媒体报道10余次,获得冀青调研河北省三等奖。


五年来,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获评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1个党支部入选天津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项活动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学院连续三年在学校目标绩效考核中综合考核优秀,先后获评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单位、暑期大家访先进单位、军训先进单位等荣誉。




创新德育形式,赓续学雷锋传统



土木与交通学院学生基础工作扎实,传承35周年学雷锋历史,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指引,围绕“雷锋精神”主线,深入推进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实践,树起“学雷锋”旗帜,厚植“雷锋精神”,打造出“雷锋红”“志愿蓝”“青春绿”的志愿服务先锋阵地,在新时代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与活力。

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围绕怎样让学雷锋沉下心、静下气、坐下来,真正做到学思想、学作风、学品德,创新开展“榜样领学”“师生齐学”“骨干研学”“团队共学”的“四学”系列活动,让青年师生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组织开展“砥砺奋斗青春,雷锋精神长存”等雷锋精神主题活动14场,近五千名师生参与,受到学习强国、天津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6次。

将雷锋精神外化于行,开展美化校园、敬老院爱心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志愿时长超4000小时,500余名学生累计捐献736单位血小板,获中青校园、津云等媒体报道10余次,获冀青调研河北省三等奖、天津市志愿项目服务大赛铜奖。《“教育、科技、人才”背景下的“学雷锋”科技志愿“精准”服务》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4年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国47个入选项目之一,全校唯一。

五年来,近60个班级、1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中来,共同温暖着河工、感染着社会。从1989到2025的36年来,学院学雷锋的队伍日益壮大、学雷锋的烙印日益深刻、学雷锋的信念日益坚定,在新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与活力。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土木与交通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四真”为引领树新“锋”,以奉献为誓言共追“锋”!




坚持立德树人 筑强人才根基




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共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52人。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增设智能建造新工科专业并有第一届毕业生,顺利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3个专业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立土木工程“责任担当”课程思政建设群,现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获河北省首届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2023年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校企合作案例被推选为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教学团队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获得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省级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项目多项。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科技竞赛,获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63项,获奖学生265人次,其中博士生团队荣获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为近年来学校的新突破。




专注科技创新 勇立发展潮头




连续六年完成国家基金项目立项任务,共计国家重大项目3项、国家基金项目99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创立并主编的Intelligent Geoengineering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高起点新刊项目。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740余篇。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参编的河北省《零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和《雄安新区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绿色建材、智慧交通等成果在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各类成果转化合同额近1100余万元。大幅提高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承办第十六届结构工程国际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混凝土及岩石完整性理论与工程加固技术学术会、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3场,最大会议规模超千人,累计参会各国院士和国际著名专家100多人次。




拓展国际视野 扩大交流合作





坚持国际视野开展学术和人才建设,近五年引进的人才70%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邀请国外院士和知名专家100余人次来校举办学术报告、参加主办或承办的学术会议,主办和承办纤维增强与3D打印混凝土国际研讨会、第一届非连续变形分析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国际会议6场,主导成立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专业委员会。与丹麦等国外二十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河北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3人、客座教授3名,出国访问学者15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获批河北省智能建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河北省外国院士(诺奖)工作站,获批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多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马国伟教授在国际混凝土3D打印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2024年Nishino奖章。




丰富文化生活 共创和谐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委、行政、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团结、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学院楼内电子大屏幕、先进人物和学雷锋事迹展示橱窗、校友毕业全景墙、校友赠礼走廊,记录着学院师生的足迹和荣誉。党员和师生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湖纪念馆、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觉悟社等地驻足学习先辈革命精神,教工趣味运动会、红歌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升华思想,学生篮球队的冠军之路激励同学们团结拼搏为集体争光的斗志,“正青春”舞蹈大赛展示了同学们优美的艺术生活追求。我是土木人的荣誉在土木师生的血液里流淌和传承。




校友深情回馈,共筑辉煌篇章




学院与众多校友及校友企业长期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科研合作、技术转化、社会服务、继续教育等方面不断深化和结出硕果。学院于2024年成立了学校第一个校友会学院分会并举办了“2024建筑交通市政产教融合交流研讨会”,为土木行业校友交流合作创造了沟通平台。近五年校友在学院先后设立社会奖学金、奖教金、教育基金11个,累计捐赠教育基金和奖学金147万多元。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土木与交通学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拓教育和科研方向,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努力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创造时代需要的前沿成果。

欢迎点赞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观看更多内容
2025初雪|雪落知新意,飞琼满河工

平安假期|寒假校园服务指南及假期安全提示


材料来源:土木与交通学院
排版:杨宝林
监制:陈德劭
责任编辑:郭霄鹏
审核:张跃庭 刘丝丝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官方公众账号,为广大土木师生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