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丨古今廉洁小故事6则

文摘   2024-11-26 18:56   贵州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清廉故事,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兴国安邦之源,是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人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习自古流传下来的廉洁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时刻保持廉洁自律。


【廉洁小故事一】


︱一钱太守︱


 刘宠是东汉贤臣,清廉朴素,他任会稽太守时,人民生活贫苦、饱受欺压,不少山民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刘宠上任后扫除了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使得整个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刘宠升职入京,多位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特意给他送行,并捧着百钱要送给他。
 刘宠深受感动,但坚决不接受,盛情难却之下,只好从中挑了一个留作纪念。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

【廉洁小故事二】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洁小故事三】


︱悬鱼太守︱


 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一次,其下属南阳府丞以生鱼作礼,献予羊续,希望能够讨好羊续,羊续把生鱼悬挂在住所的前庭处,让鱼风干以警示,其后府丞再次向羊续晋献生鱼,羊续便出示之前那条风干的生鱼,表示以后不会再收受他作为礼物所献的鱼,明确拒绝收受贿赂。

【廉洁小故事四】


︱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


 姚崇是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姚崇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不允许家属干涉政事,更不允许子女依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他为劝诫满朝文武兼对子孙晚辈,写下了“五诫”,告诫为官处世之道,也作为家训流传后世,强调为人处世要公道正派、以身作则,要知止知足、不可贪图富贵。

【廉洁小故事五】


︱不持一砚归︱


 北宋名臣包拯,有“包青天”之美誉,其在庐州府做官时,有个亲戚犯了法,包拯二话不说秉公执法,依律将亲戚进行杖罚。包拯上任端州知府前,该地盛行不正之风——地方官员借向皇帝进贡之名,趁机搜刮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作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包拯上任后,坚决刹住不正之风,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进贡所需,他在任期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典故。

【廉洁小故事六】


︱两袖清风︱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让我们一起
从历史贤臣的廉洁小故事中
汲取廉政大智慧
以廉洁为宝
这既是一种思想观念
又是一种价值取向
更是一种育人要求
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始终坚持廉洁从医从教

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崇廉敬洁氛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本公众号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需要删除的请联系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电话:0856-5285098,邮箱:trsyjglj@163.com

2.本公众号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于铜仁市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审核丨吴垠  冉友  编辑丨张丽玲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哦!


铜仁应急管理
发布和解读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发布铜仁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灾害防治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