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矫治人生】千雕万琢,竹上生花——非遗进大墙之竹刻

政务   2024-10-17 16:58   上海  

遇见非遗文化

感受竹刻魅力

非遗进大墙 文化共传承

      竹,质地坚硬,身干挺拔,色体优雅,自古以来,竹子在文人眼中具有高尚的德性。明代嘉定善于诗文书画的朱松邻父子,创立了以刀为笔,以竹为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嘉定竹刻。2006年嘉定竹刻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9月,青浦监狱引入竹刻作为服刑人员艺术矫治项目。


      竹刻作品因取材于自然,诸多作品既可以用于欣赏,又具有实用功能,比如香盒、烟盒、臂搁、笔筒、镇尺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群所喜爱,加上中国人对竹子背后蕴含的文化自古以来都有好感,所以竹刻作品越来越具有社会影响力。


监狱引入竹刻矫治项目的初衷是多方面的。首先,该项目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深化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和自食其力的能力。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竹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能磨炼服刑人员的心性,还能在技艺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其次,竹刻矫治项目致力于打通服刑人员刑释后就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为他们提供一技之长,助力他们平稳回归社会。



罪犯陈某在教学楼看见了竹刻作品,当时就心生欢喜,觉得竹子怎么能变成这么美的样子,而打小生活的宣城,房前屋后都是竹子,对这个东西格外亲切。

陈某2020年开始进入美术工坊学习竹刻矫治项目。他刚刚开始学习竹刻对正确的握刀手势很不习惯,总想用自己舒适的姿势去刻,但那是错的,做的东西总是不好。负责管理教育的安警官告诫道:“做人要学会改变,克服困难,竹刻也一样。”经过一个月的修正,陈某就掌握了正确的用刀手势。在一次做夏荷题材的香盒时,安警官又指导他说荷叶的翻边要反杀进入,杆子太直了会缺少张力和美感。

陈某刻字的时候,安警官特别提示他书法的美感来自于变化,有时候藏锋有时露锋有时还要半藏半露。字要刻的饱满、干净,平时还要多练习书法。听了安警官的话后,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其书法和竹刻双双取得进步。

经过三年多的竹刻习艺,陈某现在已成为竹刻项目的高手,当年那些令他惊叹的竹刻作品,他都会做了,他的作品《仕女折桂》获得上海“文房雅器”金奖、《夏荷》获得上海市“申香杯”银奖、《知音》获得上海市“文房雅器”铜奖。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戏剧里明心见性 改造中向阳而生”--大墙内的戏剧社

2、【心理咨询师手记】“孤独”的服刑者

3、【践行改造宗旨】以文为钥 重启心锁

责任编辑:许立春

供稿:青浦监狱安陈亮 汪峰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上海监狱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是负责全市监狱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承担对罪犯执行刑罚,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和劳动改造,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