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改造宗旨】大墙里的“破冰行动”,“非暴力沟通”来支招!

政务   2024-10-15 17:08   上海  

导 语

为助力监狱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质量,军天湖监狱积极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不断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创造性开设了“非暴力沟通”矫治项目,以《非暴力沟通》一书为基础,通过加强项目组织保障、科学定位高需罪犯、打造精品系列课程,成功帮助众多罪犯“破冰”,改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


“非暴力沟通”是指著名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通过指引人们将注意力聚焦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上,来重新构建表达和聆听,进而帮助人们重新建立连接的沟通方式。


01

聚焦沟通障碍,解构矛盾冲突


言语是人们交流的桥梁,在监狱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沟通显得更为重要。在罪犯日常服刑改造生活中,有时会因沟通和语言问题产生矛盾,更有罪犯在表达需求和感受时由于词不达意,容易引发误解造成误会。经观察发现,罪犯在因语言表达障碍无法与他人顺畅交流时,常常会感到孤立无援,心理层面上难以得到理解和帮助,因此,监狱民警充分运用著名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理论,帮助罪犯在改造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减少压抑和暴力倾向,并在面对冲突时表现得更为冷静与理智。


02

引用经典著作,培养沟通技巧


监狱立足罪犯现实改造需要,聚焦矫治工作难点,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矫治对象,依托“非暴力沟通”理念,进行课程设置,编纂《非暴力沟通矫正项目手册》,正式构建“非暴力沟通”矫正项目。通过有目的地、针对性地教授罪犯沟通技巧,引导罪犯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更好地理解和化解矛盾,与他人之间建立更加和谐、信任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冲突事件发生,真正为维护监狱安全和稳定秩序提供保障。

监狱以“纾解罪犯心结、培养民警能力”为目标,成立“非暴力沟通”矫治项目组。在组员选择上,注重专业分类、岗位互补和年龄搭配,以期发挥全员专业优势。项目组下设心理排摸、教材研判、课程设计、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等模块,定期召开会议分阶段布置任务,提升工作精准度和实战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落实。

项目组将“非暴力沟通”理论与罪犯改造生活相结合,为罪犯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既包含理论讲解,也有互动讨论和团体训练,让罪犯体验人际交往中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项目组通过召开开展章节研学会,讨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确定适合罪犯学习的内容;循序渐进帮助罪犯建立起非暴力沟通的基本逻辑框架,引导罪犯包容、信任、理解他人;通过个别教育、监组讲评等方式进行不断巩固。

01

案例

罪犯陈某,由于该犯入监服刑,其儿子未能通过参军政审。入监服刑以来,陈某由于羞愧极少和家人沟通,更是从未和儿子通话,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孤僻,违纪问题频发。“我就是怕,他才十八岁,未来都被我毁了,我怕他恨我一辈子,王队(主管民警)讲,学这个“非暴力沟通”的课能让我和家里人好好说说话,我就想试一试”。抱着这样的想法,陈某参加了“非暴力沟通”矫治课程学习,通过课堂训练和情景模拟,该犯终于鼓足勇气和儿子沟通。“我儿子和我沟通完后很吃惊,说没想到我改变这么大,我真诚的道歉得到了家人的原谅,还给我寄了儿子的照片”。“非暴力沟通”矫治项目成功转变了陈某的性格,现在的他待人友好、沟通得体,改造状态焕然一新。

02

案例

罪犯陆某,入监以来因不适应监狱改造生活,与同犯间矛盾频发,多次因争吵发生违纪,日常行为规范不佳,改造状态不稳定,经常申请前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进行心理辅导。监区的“非暴力沟通”矫正项目,引发了该犯的浓厚兴趣,该犯满勤参加课程,积极参加角色扮演活动,课程之外也在不断学习“非暴力沟通”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该犯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交流上存在缺陷,并逐渐融入监区的改造环境,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改造表现也得到明显改善。

  结语  


目前,“非暴力沟通”矫治项目已在犯群中口口相传,为提升学习延续性,监狱不断引导罪犯将学习到的“非暴力沟通”技巧在改造中实践,让“非暴力沟通”的思维融入到日常言行举止当中,努力通过创新教育矫治手段,推动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聚焦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筑牢监狱发展之基

2、以爱促悔改,亲情促新生

3、【聚焦高质量】监狱管理的AI时代——“辅警小青”成长记

编辑:许立春

供稿:军天湖监狱  沈融冰、翁源成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上海监狱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是负责全市监狱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承担对罪犯执行刑罚,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和劳动改造,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