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写作高手,都这样阅读!

民生   2024-10-30 13:16   江苏  


“我很难相信那些很少阅读或根本不读的人竟然也打算写作,并且期望别人喜欢他们的著作。但我知道确有这种人。”在谈论写作时,《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毫不忌讳地说道。


如今,阅读写作生态已然变化,但斯蒂芬·金笔下的“这种人”,似乎依然存在:


他们乐于写作,却疏于阅读,最终困于贫乏。


就连作家阿来身边,也不乏一些有才华的作家,写着写着,就销声匿迹了:“这可能跟不注意补充自己,有很大关系。”



01


其实,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是重要的创作核心,在职业的写作训练中,阅读早已纳入其中:


曾有职业作家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及写作学位时,第一学年的任务,就是阅读名著。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训练新记者时,也会找出那些经典作品,让他们反复阅读。


“你读得越多,下笔或者敲键盘时才越不会显得像个傻瓜。”斯蒂芬·金说,“阅读会持续告诉你,什么是陈腔滥调,什么会令人耳目一新,怎么写算是言之有物或者死气沉沉。”


02


但很多人明明读了很多书,下笔时还是一片空白,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键在于,用错了阅读方法。


能否从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从来不在于你读了多少,而在于你读懂了多少。


如果你只是毫不费脑地翻阅,合上书本时,全然忘记自己读过什么,那即便读得再多,也很难妙笔生花。就像作家毕飞宇说的:“人家好在哪你都看不出来,你自己反而能写好,这是说不通的。”



反观那些写作高手,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阅读方法,能透过文字表面,读懂其中的写作技法,然后化为己用。


比如南派三叔读金庸时,并不仅沉溺于故事情节,他早就开始“琢磨多少字内这个人物说了几句话,这些话指向哪个情节点,为什么要这么写”。等把金庸的小说拆得只剩一个骨架时,他再把自己的故事情节往里边塞。

 

再比如王天挺读《被仰望与被遗忘》时,几乎把盖伊·特立斯的《纽约:被忽视之城》背了出来,对它的语感、组织材料的方式都了然如胸,最终才有了轰动一时的《北京零点后》。


所以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普通读者或许只能读懂表面的情节,而掌握了正确阅读方法的人,却可以透过文字,看到骨骼和肌理——书是如何构建的、角色怎样被激发和引导、故事高潮又是如何到来。


当你真正读懂作者的创作手法时,自然就写出来了。


怎么读才能拆解其中的门道,从而让我们在写作中应用自如呢?


不妨来听一下“谷雨奖”评委包丽敏、前“正午故事”联合创始人郭玉洁、前《人物》杂志记者王天挺、谷雨工作室编辑总监赵涵漠、作家梁鸿,这5位一线媒体人、作家的阅读写作秘笈,如何从外行看热闹的“读者视角”转为内行看门道的“作者视角”把经典作品的写作技巧化为己用




早在两年前,我们便邀请了5位一线记者、作家共同打造《南方周末阅读写作营》,已经有5500+名学员跟着讲师们精读了数本经典,大家也是直呼“收获满满”: 



很多错过营期的读者也希望有机会习得头部导师的经验。于是,在大家的催促下,我们特别推出了《南方周末阅读写作课——怎样读懂一本经典?》(纯享版)


25节音频课,5场视频录播答疑,总计1000+分钟,配套课程资料包(课程讲义、思维导图、延伸书单),5位国内一线记者、作家,陪你精读非虚构的里程碑作品。


课程已更新完毕,学员可自行安排时间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可反复回听。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课程





03


写作可以通过有效阅读来提升吗?


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职业作家在接受职业化的写作训练前,大多是靠自己的经验创作,但经过训练后,他们已经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题材了。这期间他们经历了什么?


比如在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写作者们第一学年的任务,是在教授指导下,系统地读欧美和拉美的名著。然后临摹大师们各种类型的作品,直到高年级,才开始写自己的作品,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叙事方式和语言体系。



可见,通过阅读提升写作,离不开两点:一是好老师的点拨,二是模仿练习。


为此,我们邀请5位一线记者、作家,希望在《南方周末阅读写作课》中,陪同大家,像写作工作坊一样,在阅读中精进写作:


讲师将带领大家,从作家视角阅读,看看经典作品如何搭建结构、描写细节、塑造人物等等;

 

学员可借鉴大师的写作方法,完成自己的作品。


当“15分钟读完一本书”“21天成为写作高手”成为流行,我们却想放慢脚步,通过“沉浸阅读-分析阅读-背景阅读”“三次阅读法”,帮助大家习得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真正读出可持续的写作力


市面上普通的拆书课,动辄四五百元,而我们,仅需199元,不到市场价的一半,即可获取一线记者、作家的阅读写作秘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课程




你为什么一定要加入?


0/1

一线记者、作家坐镇 

剖析经典作品的写作原理,带你读出好文笔 


本次课程讲师都是国内一线记者、作家。这一次,他们将结合十数年的阅读写作经验,从结构、叙事、风格等维度,剖析经典作品中常人看不透的写作原理,让你在阅读后即学即用:


比如初读《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时,有人会觉得盖伊·特立斯的结构烦碎,但听过王天挺的解读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特立斯一直在用一种清晰的、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方式写作:


特立斯就是围绕三个主要场景,把辛纳屈的前世今生都写了出来。先写他在酒吧里心情郁郁,接着叙述他为什么心情郁郁,写着写着又回到场景,写辛纳屈听到自己的歌无动于衷,然后又利用这首歌,跳入一段往事叙述,借写歌曲,写了辛纳屈的歌坛地位,然后又跳回来接着写场景……


为了陈述,特立斯会在场景里跳进跳出,在场景里,特立斯写现场、写对话、写动作;跳出场景时,特立斯写历史、写背景、写人物的过往,通过场景和跳出场景,特立斯把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多时候你甚至意识不到这种变化的发生。这就是一个好作者的能力。


而类似这样深入纹理、颠覆你认知的写作原理剖析,在课程中比比皆是。


当然,讲师们并不会局限于这一本书,还会由此拓展其他重要的写作方法和理念:


比如包丽敏会借由《江城》中的“第一人称”叙事,顺势探讨非虚构可不可以夹杂议论,并总结出第一人称在叙事中的四种运用,以及让议论不具侵略性的方法。


赵涵漠会从《控制自然》的结构,延伸到环形结构、意象结构、双线叙事,再延伸到麦克菲的写作长期主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写作技巧,讲师还会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并在课程中留有时间让大家进行阅读实践,以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


包丽敏部分课程试听

↓↓↓


课程大纲


下滑查看更多↓





0/2

4步学习流程 

帮你构建阅读写作底层逻辑 


在片面追求阅读速度、阅读数量的今天,我们想摒弃此番浮躁,设置4步学习流程“听先导课-独立阅读-听精读课-答疑解惑”,希望通过深度阅读,帮助大家从经典作品中习得一套可实践的写作方法,真正用阅读反哺写作


第一步:听先导课,学习阅读非虚构经典的方法。


第二步:独立阅读,不带预设地通览全书,并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第三步:听精读课,跟着讲师们再次细读文本,学习隐藏在文本下的写作原理。


第四步:答疑解惑,加送5节答疑回放,听讲师解惑。


0/3

高评分非虚构经典 

让你一站打捞全球故事大师的写作秘笈 


课程中我们将阅读5本非虚构经典:《江城》《幽暗国度》《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控制自然》《中国在梁庄》,它们有些未必畅销,但每本都是豆瓣评分8.0以上、非虚构领域无法绕过的里程碑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而这些作家笔下的技艺,也值得写作者反复练习:

《江城》曾掀起一股非虚构热潮,不少人的非虚构阅读和写作由此出发。

 

《控制自然》的作者约翰·麦克菲,是非虚构领域公认的结构大师,他用卡片法整理素材、搭建结构的方法,依然有不少媒体人沿用。

 

盖伊·特立斯曾在《被遗忘与被遗忘中》“用交响乐式的笔法,在一篇文章中呈现数百个共同主角”的文体,影响了一代写作者,王天挺的《北京零点后》便是对它的致敬。

 

《幽暗国度》中,奈保尔用小说家的才具和记者的敏锐,将叙事、抒情、议论、文学、历史熔于一炉,成就了一本典范式的旅行文学。



25节音频课+5场视频录播答疑+配套课程资料包

国内一线记者、作家

陪你精读非虚构的里程碑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订阅



㝍作指南
专注于分享写作干货和课程,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散文小说诗歌,撰稿与写作,提升写作想象力和创造力,着力打造成为大家的共创平台和写作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