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界河、掐头去尾的大河,三百年间黑龙江都经历了什么?
如果从努尔哈赤称汗的天命元年(1616年)算起,清朝领有黑龙江流域差不多三百年。三百年间,清朝与沙俄刀光剑影,有战有和,最后却一败涂地。
黑龙江先是因《尼布楚条约》而“掐头”,上游与中下游分离;接着它又在《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被“去尾”,失去出海口并成为中俄界河。
◎远因、近因、外因、内因,东北领土大片丧失究竟怪谁?
简单来说,卜键认为东北领土大片丧失的原因有五个:
1.东北失地的根源在大清盛世,清朝经略大东北的政策一开始就跑偏了。
2.咸丰年间应对失策,沙俄进入黑龙江时,清廷和地方表现软弱且被动。
3.没有采取移民实边策略,移民点要么离边境太远,要么太过孤单。
4.历史的主要罪责不在于某一个人,而在于整个统治集团的失策和失误。
5.清朝自外于世界工业体系,导致军事衰弱,外交人才则更加匮乏。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史料、有观点、有感情、有反思的历史非虚构作品。
卜键在书中写道:
◎卜键先生签名+钤印版,限量发售,不容错过
本书作者卜键,为文学博士,现任国家清史办主任,已从事清史编纂工作十余年。因而不仅文笔甚佳,晓畅通达,更兼具史家之洞察,铺陈详细而严谨,结论简洁而不简单。
他精心挑选的60多幅历史图片,与近600页的文字内容一起,还原了黑龙江地区300年历史烽烟,将这个沉重的、常令人感到窒息的话题一五一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