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考研初试结束后,很多同学都在焦急的等待目标院校发布的复试通知,却忽视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其实,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除了对初试有明确要求,里面也提到了25考研复试的相关安排。
并且,里面新增了与2025年考研复试密切相关的三条新规!更是会直接“威胁”到部分考生。
具体情况如何,快和学姐一起来看看~
➤新规一:复试时间统一
总则第六条:教育部统一确定初试、复试时间。这是与往年不一样的规定。
在以往,不同院校的复试时间常常存在较大差距,时间差最长甚至可达十几天之久。
🙋 新规影响:
1、复试备考时间缩短:从公布国家线到进入复试考场仅有1-2周的时间,相比往年大幅缩短,备考内容繁杂,需要考生提前备考。
2、调剂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复试时间统一,大家将在同一时段知道自己复试结果,势必将会有更多高分考生流入调剂战场,捡漏好学校将成为历史。
这里小新建议大家需提前准备个人简历、自我介绍等复试必备的材料,以提升一志愿的复试成功率,争取一次上岸。
千万不使自己陷入到调剂的沼泽中,特别是考研初试成绩在录取边缘的考生。
当然,也有好的方面,复试时间统一后,对一志愿考生也更加公平。
大家都在相同的时间节点面对复试挑战,避免了因复试时间先后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比如去年,某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于3月23日开展复试,而另一所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却在4月2日才进行复试。
同时部分院校将一志愿复试与调剂复试合并进行,这对一志愿考生而言相当不利,因为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上岸难度也随之增大。倘若能够统一复试时间,便可以有效规避这个问题。
➤新规二:注重考生以往的学业表现
在第四十七条中,特别增加了既要注重考生的学业知识,也要注重考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贯学业表现。
可以看到,研招规定中除了明确复试的重要性,更是强调了专业能力素质、科研创新潜质、学业表现的重要性。
🙋 新规影响:
复试考察可能更“深”:此项新规定可能直接影响着考官复试的评分,导师将以课本知识为表,在综合面试中更关注学生在自由问答背后所展现出的学术品质、学术思维、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能力,同时也会关注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的学术资质。
这里建议大家在准备复试材料时,应尽可能将自己有关“学术性”的优势体现出来,并尽可能了解报考专业的前沿发展,特别是自己心仪导师的科研成果。
如若在本科期间没有获得科研奖项或科研经历,可以好好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争取在复试时拿出一部分成果。
同时一定要注意,即便通过复试,也千万不要在大四下学期的最后关头挂科啊!真的会影响最终录取结果的!
➤新规三:跨考生或增加笔试
在第五十五条中,提到了跨学科专业的考生是否需要增加笔试环节由招生单位决定,且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以往只是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有要求,需要在复试中增加笔试,今年的研招规定也另外明确了跨考生。
🙋 新规影响:
1、跨考生“门槛”更高:专业课笔试加试范围不明确且考察深度高,这对本专业考生来说显然多了一道门槛。
2、跨考生复试可能更难:同时还要注意,无笔试加试院校也可能在综面环节中增加更多的专业内容考察。
这里建议跨专业考生应尽可能从多方了解加试范围,尽可能充分准备专业课(即便最后没有加试,也会对自己面试有帮助),在面试过程中,引导导师,避开专业短板,从其他方面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
总之,今年的这些变化,反映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备考策略和方向。
但同样需要注意到,复试的“战场”远比初试更加残酷。因此,复试备考趁现在,你真的可以甩掉更多对手!
👇👇👇
25考研复试班来了! 助你打通上岸最后一关! 考研复试英语口语走读面授班
考研复试英语口语住宿集训营
考研复试英语口语1V1
考研专业课复试1V1
文末扫码添加学姐 咨询课程详情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26考研线下走读班📣
✅择校择专规划
✅提供考研全科辅导
✅周末上课 课后监督
【扫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