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清楚:企业第一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边界

百科   2025-02-11 15:40   北京  

干货推荐: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与企业第一安全责任人的职责边界,是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以下是划分职责的核心思路和具体建议:

一、理解法律与制度依据

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安全责任人(如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包括建立安全制度、保障投入、组织应急管理等。

 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日常安全监督、隐患排查、培训实施等具体工作,向第一责任人提出建议并督促落实。

2. 企业制度 

 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职责清单》等文件,明确各层级职责,避免模糊地带。

二、职责划分的关键原则

1. 战略 vs 执行 

 第一安全责任人: 

 负责安全战略制定(如安全目标、资源投入审批)。 

 对重大安全决策(如应急预案启动、技术改造)负最终责任。 

 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执行日常安全管理(如检查、培训、风险分析)。 

 向第一责任人提供专业建议,但无最终决策权。

2. 领导 vs 监督 

 第一安全责任人是安全工作的领导者,需通过会议、文件等方式体现对安全的重视。 

 安全管理人员是监督者,需通过报告、整改通知等方式推动各部门落实安全措施。

三、具体职责清单示例

四、避免职责交叉的实践方法

1. 书面化职责文件 

 制定《岗位安全责任书》,双方签字确认,明确第一责任人审批,安全管理人员执行的具体事项(如隐患整改资金审批流程)。

2. 建立汇报与沟通机制 

 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如月度)提交《安全绩效报告》,第一责任人需书面反馈意见。 

 重大事项(如高风险作业)需通过联席会议共同决策。

3. 记录留痕 

 安全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以《隐患整改通知书》形式告知第一责任人,并留存签收记录。 

 第一责任人的决策(如否决某项安全投入)需书面说明理由。

五、争议场景与应对

场景1:事故发生后责任归属争议 

 解决: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判断是否因资源不足(第一责任人责任)或执行疏漏(安全管理人员责任)。 

场景2:隐患整改拖延 

 解决:安全管理人员需书面报告风险,若第一责任人未及时批复,可升级至上级单位或监管部门。

六、总结

核心逻辑:第一安全责任人是舵手,把握方向与资源;安全管理人员是水手,负责具体航行操作。 

关键动作:通过制度明确分工,通过流程确保协作,通过记录规避风险。 

持续改进:每年至少一次职责评审,根据企业规模、业务变化动态调整。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避免推诿扯皮,又能形成“领导推动、专业执行”的安全管理合力。

2025安全管理人员如何“避责免责”(111页)
以下原文件下载方式见文末:文件编号19749

资料原文件下载方法: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文件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更多精选安全资料

安全小课桌
点个关注,免费获取各类安全资料,有任何问题加小编V:AQXKZ006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