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寓意,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许,是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为更好的发挥书法的实用性、艺术性,近日,嘉峪关市文化馆举办了春联书写公益培训。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嘉峪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高国仁老师讲解了春联的分类、创作规则和怎样区分上下联,并示范书写技巧。
在高老师的认真指导下,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书写,一副副春联铺满教室。大家开心地表示“今年我家春联我来写!”,同时更希望能够参加到文化馆一年一度的“千福千联送基层”书写春联公益活动中去。
本次春联书写公益培训,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了解,更提高了大家学习书法的兴趣,也为即将到来的2025蛇年新春增添了喜庆气氛。
*春联文化相关知识*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称为“桃符”。
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春联作为一种表达吉庆祥和节日气氛并祈求新年福泽与希冀的传统文化样式,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
传统的张贴春联的方式讲究人面朝门,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从右往左贴(这是根据古人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得来的)。
目前,上下联的左右一般取决于横批,如果横批从右向左书写,则上联贴在右侧,反之则贴于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