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

文摘   2024-12-21 18:47   山西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从冬至起开始“进九”。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冬至以后,在晴朗的天气里我们要经常晒晒太阳,这样不仅可以使身体暖和,经常晒太阳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子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都需要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肾脏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饮食上要注意温热性食物的补充,如糯米、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冬季是高血压病人需格外注意的季节,每天除了注意定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之外,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波动,引起血压升高。饮食要清淡少盐,多吃蔬果,保持大便通畅。

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人们多数时间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习惯紧闭门窗,导致通风不足。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在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的地方,一旦有类流感症状出现,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洪洞县人民医院
帮助您了解医院的最新工作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