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技术,ETS第八届环境技术研讨会暨前沿技术国际交流会在穗举办

学术   2024-10-11 16:06   北京  

导 读

9月25日,由《环境技术》杂志主办,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委会、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委会、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八届环境技术研讨会暨前沿技术国际交流会在广州举办。来自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船舶集团、电子科技、北航、西交大、西工大、重大、空工大等单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工程研发、实践应用等内容,共同探讨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技术。

中国电研相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装备制造业正引领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而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正在为掣肘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问题的解决,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电研依托建设的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委会、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委会等平台,面向“产业基础高级化”的国家战略需求,定位“工业产品特殊环境国家质量基础技术策源地”,结合产业的发展趋势,系统开展了环境适应性和考核可靠性的技术研究,保障了新能源装备、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器等重点装备和产品的长效安全低碳服役。

对话国际,洞悉前沿技术动向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揭敢新分享了关于数字化技术在湿热海洋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应用情况。针对沿海钢结构建筑和重大装备在湿热海洋严酷环境下腐蚀严重,可能面临结构失效等风险,影响设施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中国电研运用3D建模技术以及腐蚀领域相关研究结果和经验,对钢结构进行腐蚀监测,并开发相应的大数据工具来评估腐蚀风险,为设施的腐蚀防护及日常运维提供解决方案。

IEC/TC104国际电工委员会环境条件、分类与试验方法主席,伟斯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 Mr. Christian Haack,围绕TC104工作情况,重点介绍当前发热试样温度测试研究进展。在人工测试环境中开展测试散热试样具有挑战性,环境模拟系统需要空气循环才能正常工作,这可能会影响测试,在测试裁剪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

IEC/TC104, MT16国际电工委员会气候环境试验工作召集人,Q-Lab公司高级技术总监Mr.Sean Fowle分享了国外加速老化试验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介绍了氙气实验和荧光紫外线试验的进展情况,同时分享了AIM箱和Q-TRAC在自然及加速的户外测试的应用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教授李晓钢基于统计的可靠性设计与试验方法难以有效支撑的问题,通过突破故障机理和故障行为规律研究,提出了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和寿命设计分析试验、寿命加速实验方法。

对接产业,激发可靠性思考


航空部601所原副所长施荣明记-查-做三个部分讲述了如何实现环境试验管理方法。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作为产品质量的通用特性技术,是环境技术研究的核心,而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技术又是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来实现的。因此,环境技术是通过环境试验技术实现的,试验技术的质量成了环境技术质量的保证。


在新能源产业,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黄伟涛工程师指出:南海海域海上风电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风机组件腐蚀情况严重,风机桩基涂层容易受损,海生物污损问题突出,同时海上施工作业窗口期较短。鉴于此,应当大力加强对海上风电涂层失效监测预警技术、新型局部快速修补涂料以及长效防海生物技术的研究,切实保障风电机组高效、安全地运行,为海上风电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电子电器产业,国家高原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总经理赵宇指出,高原地区特殊环境对电工电子产品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国外发达国家的海拔相对较低,国际上可参照的高原技术标准较少,需要深入研究电工电子产品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国良带来了人形机器人的准入检测思考和测试验证现状分享。人形机器人的基础共性能力决定其能力下限,双足行走形式本质上的不稳定性,导致整机运动的理想表现受到运动控制算法、传感系统、核心运动部件甚至决策层面的制约。从技术指标层面看,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已发展到可在较为单一的环境结构下完成部分任务的水平,但从运动流畅度、安全及可靠性层面考量,目前尚无法完成非结构场景适配,上下游企业无“法”可依,亟需根据特定场景任务进行科学准确的测试及验证手段。


在无人机产业,广东立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建刚博士围绕“无人机”环境适应性技术思考带来了分享。无人机风洞关键技术主要是基于气动、风噪、环境、测力等真实场景的模拟,提出通过“仿真设计—试验验证—仿真优化—验证实效”完整的模式,为风洞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一套风险成本可控的解决方案。

细分专题,讨论实操解决路径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召集装备复杂气候环境适应性分析与试验技术专题论坛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玲(上图第一排1)提出:掌握高原高寒环境特征及装备产品环境效应变化规律,通过合理选材设计、有效防护、科学使用等可减缓高原高寒环境对装备的影响,对提升装备环境适应性,保障高原高寒环境下装备好用、管用、耐用、实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姚旭丹(上图第一排2)分享了复合材料航空结构电热防/除冰系统及绿色制造相关研究内容,团队开发了基于碳纳米材料高度有序的电热元件,用于CFRP复合材料航空结构电热防/除冰;同时利用该电热特性罐外固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航空结构,实现绿色制造。空军工程大学老师张天宇(上图第一排3)基于沿海大气暴露环境下的腐蚀试验结果,分析了带环氧涂层铝合金试验件在不同暴露年限后的腐蚀规律,并探明了大气暴露环境下试验件的腐蚀机理,提出了模拟海南万宁大气暴露环境下带环氧涂层铝合金试验件的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葛俊锋(上图第二排1)基于复阻抗传感器的结冰探测原理与电极结构研究,分析了复阻抗传感器及其在冰霜检测中的应用,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弛豫时间的温度自补偿方法、基于线性反投影重构算法的冰层形貌测量方法、基于阵列式复阻抗传感器的动态结冰过程中凝冰率预测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整机新业务发展部副总师杨剑锋(上图第二排2)分享了轻小微无人机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评价技术研究,提出无人机飞控飞行性能与安全性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







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23研究所召集舰船装备通用质量特性试验与评估专题论坛上国家XX重点军工型号工程总质量师王树荣(上图第二排1)就“水下爆炸的实验室模拟试验技术”提出了很多思考:负脉冲是造成舰船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GJB150B已将双波冲击列入其中,但如何实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树林(上图第一排2)提出:维修性、测试性优先采用试验方法验证回答,高海况需要注意环境试验规划/仿真分析规划,评估应注重数据积累,如模型库、产品通质特性水平库、故障模式库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文禹(上图第一排3)针对大型系统中各设备无法获得系统级任务可靠度问题,提出可靠性综合计算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研究员杨咏(上图第二排1)从评估流程、数据收集、方法选取原则、报告要求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技术部主任陈中青(上图第二排2)分析了舰船产品典型环境剖面,并分别对舰船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进行分析,提出可靠性评估的效果取决两方面:一是有充分有效的试验数据,特别重视数据收集。二是客观合理的评估方法。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从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召集环境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专题论坛论坛原航空303研究所胡志强研究员(上图第一排1)提出:判断环境试验及设备优劣及先进性的依据必然是“满足环试标准所有试验条件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这也是实施环模试验和设备制造的终极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吴飒教授(上图第一排2)分享了康锐教授的关于“环境技术——从试验到实验”的报告,提出面向使用,基于机理和模型,以不确定度为抓手,全面提高环境技术。对不确定度的定义、评价和使用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综合所计量维修中心副主任赵琥(上图第一排3)分享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探索与实践,重点介绍了装备试验检测数字化系统、设备健康管理平台的特点及应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可靠性保障中心副主任易难(上图第二排1)围绕检测平台信息化、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详细分析了实验室数智平台建设与数据资产管理方式。海检集团总工程师苏尔敦(上图第二排2)围绕载荷识别与结构强度分析技术、数字化建模与虚拟试验技术、实物试验设计与方案仿真评估技术、实物试验中加载测量及管理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新一代海洋装备试验技术体系。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计量与认可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朱珈(上图第二排3)分享了环境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提出通过计量校准、期间核查、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等方法来发现和识别测试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持续监测测试系统的稳定性。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召集电子电器及储能极端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技术专题论坛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王斌(上图第一排1)提出了极端环境下不同类型锂电池储能系统或复合电源优化控制方法,实现动力锂电池极端环境下服役安全状态参数快速检测及优化控制,保证储能系统可靠运行。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方斯顿(上图第一排2)分享了探索复杂海洋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特性影响机理,建立高精度锂离子电池仿真模型,提出适应于多类型海洋环境啊的锂离子电池状态估计方法。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副高级工程师何成军(上图第一排3)分享了 恶劣环境下商用多联机的环境可靠性研究,给出了极限温度、高湿度、腐蚀、振动、恶劣天气等环境下,海信商用空调的应对措施及成果。深圳科陆电子结构开发总监杨明明(上图第二排1)基于场站拓扑复杂,设备器件、层级繁多等特点,采用系统模拟分析方法,对ESS场站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储能系统结构可靠性测试验证。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靠性设计部负责人罗燕龙(上图第二排2)基于当前储能系统存在的内部热管理、数据管理和监控复杂、不同系统耦合后的适应性等痛点,并针对储能系统的确信可靠性评估,提出可靠性流程体系建设。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制冷事业部副总经理戴兴学(上图第二排3)分享了极寒环境下可靠性对产品的影响,并提出CVC威凯基于漠河极寒环境试验站设置的极寒环境空调(热泵)测试方案。

活动同期,《环境技术》编委理事第六届第二次会议于24日晚举办,30余位编委理事共聚一堂,围绕期刊如何提升学术质量及扩大研讨会影响等议题,纷纷献言献策。

ETS环境技术研讨会
环境技术研讨会(ETS)作为环境可靠性和适应性技术领域品牌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会议以《环境技术》期刊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研究以及选题策划优势,紧密围绕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技术的热点议题,聚集航天航空、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兵器船舶、电器、汽车等行业该领域尖端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带头人开展前沿技术研讨,为促进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产品装备可靠性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点击上方↑↑↑图片下载订阅回执)

(点击上方↑↑↑图片开始投稿)

-THANKS FOR READING-


来源 | 环境技术核心期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旗下刊物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化海外版

《标准科学》

《标准生活》

《产品安全与召回》

关注「中国标准化」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标准化重要信息!

中国标准化
中国标准的记录者,标准中国的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