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要道都绕不开!就在方城!揭秘河南境内最神秘的地理缺口

民生   2024-11-18 18:46   河南  

文章来源:大河报

"

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必经之地,也是兰南高速、许南公路等多条南北要道绕不开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河南境内最神秘的地理缺口”。


这里,有“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距今2700余年历史,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北长城足足早了300多年。


这里,就是豫西南美丽的千年古镇——方城县独树镇。

"

上学时,每次坐长途车回家,妈妈总会交代:“记着到方城就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渐渐地,方城就成了我回家路上的导向标,每次路过时都会对这里产生无限的好奇。前不久,终于抓住机会来这里看了看,熟悉的方言、熟悉的味道,怪不得妈妈老是说:“看到方城,就快到家了。”

这次来到了方城县的独树镇,地界虽然不大,却是个“藏龙卧虎”的宝地。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在此设立卷(音权)城,是有史可考的方城最古老的城邑之一。

独树镇原为龙泉镇,乾隆时期修西门文昌阁,西门楣上方所刻的“龙泉镇”三个楷书大字,可以见证独树镇原来的名号。至于后来为何要更名为独树镇,却另有一番传说。

相传龙泉镇百年前突遇一场洪水,田园、房舍被洪水吞没,所幸龙泉寺西300多米处有一棵大树,不少乡民攀爬于大树之上,保住性命。洪水过后,当地百姓觉得龙与水有关,为了纪念这棵保命大树,也为了避讳洪水,改龙泉镇为独树镇。

独树镇的传说虽然不见于任何文献史籍,但当地百姓无不知晓。遥想当年,先民们选择了这片栖息之地,虽经历磨难仍不舍故土,一代代扎根于此,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造就了千年小镇的繁华。

到达独树镇的第一站,我来到了扳倒井。一圆一方两口古井解了2000年前光武帝刘秀和一众军士的渴,相传刘秀率军北上讨伐王莽时途经此地,人困马乏,干渴难耐,见林间乱石中泉水细溢,遂命将士在扳石得泉处掘井为饮。成就帝业后,刘秀再次率军路过此地,正值夏季,军士战马皆于此井汲水为饮,竟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赞叹道:井水清澈如涌,真如井扳倒矣!如今井边还留着一人一马两对脚印。井虽不深,但水涌拂面。井水顺着一尊龙头石雕的口中流入池塘,滋养着周边的垂柳、芦苇和花草……

扳倒井

扳倒井附近有一处古驿站,至今仍存有房屋40余间,虽然看上去古朴,但也曾“藏龙卧虎”!驿站的房间内挂着不少到此驻足的名客简介,明朝的兵部尚书于谦,清道光皇帝、民族英雄林则徐等多位名人都曾在此歇脚小住。如今驿站畅园内,池塘与花木犹在,其中一棵树龄约300年的白绣球树,每到开花时节依旧满树繁花。自入园220多年至今,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观赏、啧啧称奇。

在独树的第二天,我去了有着“北武当山”之称的黄石山,此山平地凸起,气势恢宏,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在晴朗的天空下,清明亮丽,像一幅巨大的画屏挂在方城的东北部。由于它还是一处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道教圣地,当地的人们常常登山朝拜祖师、祈祷天地、保平安、得福禄。站在山下远远望去,山顶的小庙清晰可见,据说从山腰到山顶,一共有着20多个道教建筑群。

黄石山最有名的莫过于制作黄石砚的岩石了,作为一种天然的优质砚材,黄石砚石质如玉、晶莹平滑,发墨如脂,护笔养毫,色泽多变,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在史籍上又叫葛仙公岩石、方城石等。匠人们出神入化的雕刻技术,让这些岩石变身成为一件件瑰宝。

匠人在制作方城石猴

两天的时间,似乎我不是在进行一场短暂的造访,而是走进了千年小镇古韵悠悠的时空巷道。虽然还没来得及记录下它全部的模样,但至少下一次坐车经过方城时,我会想起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文/于鑫 图/于鑫 马岱 摄)

  1. 方城警方快速破获一起盗窃电动车案,抓获嫌疑人1名!
  2. 方城县关于电子警察自动抓拍的公示公告
  3. 方城县人民法院悬赏公告

微方城
微方城,分享方城吃、喝、玩、乐、购、游、新鲜事、本地便民信息,每日播报方城本地大小事,传播正能量!生活在方城,爱上微方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