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马上要开学了,
小朋友们是否一提开学就难受?
一说开学就打不起来精神?
如果有,小心“开学综合征”找上门
焦虑吗?痛苦吗?马上就要开学了!
难过吗?无奈吗?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莫大明介绍:
“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而主要是指由开学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不适的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原因也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假期后容易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比如上课难以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情绪改变,比如好发脾气等。而初一、高一学生,面临新的环境,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部分学生面临从走读变成寄宿,对学习的要求也会改变。
此外,初三、高三学生因为进入毕业年级,升学压力会明显变大,容易抑郁、焦虑,或者出现失眠、食欲下降、头昏、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还有一些普遍的担心,比如作业没有完成、开学后电子游戏时间减少等,也可能导致“开学综合征”的出现。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家长该如何应对?
莫大明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首先,应充分做好开学前准备。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调整作息时间,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适当运动,回归正常饮食习惯。陪孩子一起回顾整个假期的收获,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创造家庭学习氛围,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计划要具体、量化、可行、有时限。还可以陪孩子一起挑选准备新的文具,特别是对于进入新环境学习的学生,要创造“仪式感”。同时,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很重要。“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鼓励和引导,特别是对于幼升小和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开学可以见到老师和同学了,有更多时间和同学在一起相处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学后如果出现了“开学综合征”的某些表现,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要先接纳这些表现。“因为经历假期后进入学校学习,出现某些不适应的表现是很正常的,这种接纳本身可以减少孩子的焦虑情绪。反之,如果一出现某些不适应的表现就去纠结或者过分关注,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专家提醒,如果在做到以上准备后,仍然存在持续不适应的情况,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则建议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请医生当面评估孩子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干预方案。(马鞍山发布)
想深入了解大美和县,请您下载“今日和县”APP。这里有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及时的信息发布、最前沿的新闻动态、最全面的线上服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应用商城里搜索“今日和县”四个字按提示操作即可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