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古桥】位于千年古村落的水尾桥

民生   2024-11-16 19:45   福建  

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

大演水尾桥


大演水尾桥位于南安市蓬华镇大演村水尾,据传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年间有修葺,光绪丙戌年即1886年重修,1966年北边外侧桥栏被山洪冲垮重修。民国四年版及1993年版《南安县志》对该桥皆有记载。



水尾桥长约45米,跨拱长18.5米,石拱洞高9.3米,拱顶至桥面高1.2米,桥面宽4.5米,每节桥护栏长约2.2米。呈南北走向立于大演溪上,为单孔石拱桥,以溪流底部的天然石体为基础,坚如磐石。桥孔用花岗岩石条,桥身用天然的卵石头干砌,桥面用平面的石头、石板铺砌。两侧有石栏杆,内侧北边第二柱是正立石狮雕像,内侧南边第二柱是倒立石狮雕像,古朴自然,富有特色。


水尾桥主体保存完整,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智慧,是难得的桥梁实物。2012年12月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南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原竖桥名碑、建桥碑记及捐建芳名碑,现无存。2016年何锦龙先生特书“大演桥”重新勒石。


大演村是千年古村落,四周有鳌山、元帅山、岐山等高山环列,发源于天柱山、舟山的华美溪、德田溪、路荇溪之水汇聚大演村中,为大演溪,或称衍溪。大演溪由东向西蜿蜒奔流向安溪金谷,形成独特的西水东流地理奇观。


大演溪明清时期水流丰沛,特别是雨季山洪爆发,山涧漫流,洪水咆哮,溪岸崩塌。大演村民历来困于溪宽水深交通不便,苦于造桥人力有限物力不足。于是只能在溪流中移石作墩,作为供人过溪的垫脚石,谓之“石跳”;或以伐木横卧为桥,可解决日常的交通。如遇到下大雨出大水,则“石跳”被淹没、木桥被冲垮,溪流两岸村民不能往来,行旅之人受困,人畜遇险之事时有发生,人们为此苦不堪言,期盼有朝一日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水尾桥的建造机缘——郭圣王


大演水尾桥之建造,皆因郭圣王之缘。史载郭忠福于后唐初年(923年)诞生于安溪崇善里(今金谷河美乡),为杨长者放羊,因机缘得到堪舆恩师献风水宝地葬其父母,坟茔后来称太王太妃陵。郭忠福十六岁(939年)于诗山凤山寺坐化,自宋至清,获历朝皇帝敕封祭典,简称广泽尊王,民间尊称圣王公、郭圣王、郭王公等。因大演村与河美村相邻,太王太妃陵与大演村相距不过五里路,当年郭圣王经大演村到诗山,而后坐化成佛。后来每年八月十五众信众抬圣公金身塑像,从诗山凤山寺经大演村到太王太妃陵谒墓朝拜。


大演水尾桥见证岁月沧桑。明清时期,村民为了自卫,先后在古桥内侧溪边和山坡上建造三座炮楼,分别为柯宅溪边炮楼、仑尾炮楼、乌麟炮楼。这三座炮楼既是当时谒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也曾起着扼守村庄出入关口的作用。

(洪文德 供稿供图)

海丝南安
4万+好友关注 | 千年南安,万代成功,一起更成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