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睢宁段 “蝶变”生态富民长廊

民生   2024-11-10 09:58   江苏  

仲秋暖阳下,从睢宁县姚集镇房湾湿地公园泛舟黄河故道,船头推开被微风吹皱的河面,仿佛将一条绿色的绸缎轻轻剪开。目之所及,是一幅幅“河内水绿鱼儿跃,岸边景美花果香”的美丽画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从1128年南泛侵泗夺淮入海至1855年改道北徙齐鲁,黄河在彭城大地上流淌了700多年。黄河故道流经睢宁全长69.5公里,占徐州境内总长的1/3。

长期以来,黄河故道两岸土地贫瘠、发展滞后。“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只见青苗不打粮”,这里的人们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自2012年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以来,睢宁县坚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黄河故道睢宁段实现了“河通、路畅、岸绿、景美、业兴、民富”的阶段性目标。


瓜果长廊
瓜甜果香产业旺


黄河故道在睢宁境内由西向东绵延69.5公里,途经双沟、王集、姚集、古邳、魏集5个镇。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气候条件,睢宁县4.3万亩梨80%集中在黄河故道沿岸5个镇,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梨产业生产优势集群。

“因为这种梨的成熟时间与中秋节相近所以叫‘秋月梨’,吃起来口感极佳,又脆又甜,同时它还是‘网红’产品。”拿着一个金黄硕大的梨果,睢宁县王集镇长堰村种植户鲁丽说。

“长堰村在秋月梨种植上使用有机肥、有机农药提供养分,采用遮光套袋的方式。同时尽可能地‘晚采’,以此来保证秋月梨的口感、色泽、无公害。”王集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许会兴说,除了长堰村、南许、赵集等村(社区)外,今年上半年,我们还为平楼村近800亩秋月梨种植基地提供了绿色植保方案,进行疏花、疏果、套袋技术培训6次。

王集镇现有果园2万亩,其中梨1.6万亩,主要分布在该镇西部南许、红卫、苏塘、平楼、长埝等十多个村。梨的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酥梨,是南许村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之一,2019年成功注册国家级商标“南许酥梨”,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第二类是优质沙梨系列,主要品种有丰水、黄冠、秋月和苏翠一号等。

同属“甜蜜的事业”魏集冬桃也是后起之秀。

在魏集镇陆圩村冬桃种植基地,记者走进果香洋溢的桃园,只见一颗颗硕大饱满的冬桃挂满枝头,种植户姚鹏随手摘下一个大大的冬雪桃,拿在手里圆滚滚,揭开桃皮,雪白的桃肉莹润饱满、香甜诱人。

“现在,园里每天都能卖出近2000斤冬桃。”姚鹏说,冬雪桃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成长周期长,营养、甜度和口感都很好。

丰收的季节,黄河故道畔又出现了果业“生力军”。

故黄河两岸有着丰富水资源,黄河流域特有的沙质土壤为碧根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

走进位于古邳镇万亩碧根果产业园,只见一棵棵碧根果树枝繁叶茂、陆续成熟,翠绿的枝头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果实。工人们忙碌在果园间,有的拿着竹竿轻敲果实,有的在树下细心拾捡,还有的忙着晾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挂果了。这两天采果时,我们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截至目前,结果最多的一棵树采了将近20斤碧根果,其他树平均产量在8至9斤。”古邳镇万亩碧根果产业园林业高级工程师王克春介绍。

正在“异军突起”的不仅是碧根果,在双沟镇,白莲藕正在重塑“贡藕”的形象。

紧邻黄河故道的陈王村,近百亩藕塘已经可以采挖,这里就是双沟镇白莲藕种质资源保护地。由于具有“藕氏家族”绝无仅有的10孔特征,通常“一藕难求”。

如今,在流经双沟镇域的13.5公里黄河故道两侧,双沟白莲藕种植区、“苏翠一号”优质梨园以及以甜、糯著称的鲜食玉米生产基地,推升双沟形成“南粮北果中设施”的农业产业格局。


宜居长廊
景美村洁新风尚


站在黄河故道魏集段果园桥上看去,眼前碧波荡漾,两岸层林尽染,清澈的水面下,一簇簇水草正在水流中轻轻摇曳。

得益于坚持河长制管理、对河道污染源进行溯源并治理,以及持续多年的春季全面禁渔和增殖放流活动,黄河故道睢宁段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

与优良水质、优美生态同样可圈可点的,是69.5公里黄河故道沿线独具睢宁特色的优异人居环境。

走进姚集镇陈井村村民宋广俊家,打开厨房燃气灶,蓝色的火焰呼呼冒出。村西侧沼气站产出的沼气,既能满足陈井村1300余户居民的日常用气所需,又能消化社区畜禽粪污,还能提供有机肥料,使这个新型农村社区进入建得好、管得了、长受益的良性循环。

在文化长廊中漫步休憩,在村史馆里寻找乡愁,在文化中心阅读,在文化广场聊天……生态化、田园化的双沟镇官路社区真正实现了“宜居乡村”的目标,并荣获“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一幢幢具有浓郁乡村风情的精致村居散落在黄金榆、山楂树、石榴、红枫的掩映之中,宜居、安居、康居、乐居成为王集镇鲤鱼山庄村民生活的“标配”。

以点串线带面的乡村靓丽风貌正在黄河故道沿线不断呈现——

姚集镇立足黄河故道沿线丰富的山水资源,大力推进黄河故道沿岸农文旅三产融合,打造“体育+旅游+生态农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依托钓鱼古镇的打造,结合垂钓基地和垂钓赛事,姚集镇已形成融‘吃、住、玩’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姚集镇文旅办相关负责人说。


富民长廊
村民增收奔富路


在睢宁黄河故道沿线,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形成了一道道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风景”。

双沟镇陈王村的鲜食玉米加工车间里,数十位工人正紧张忙碌着。在这里,双沟镇特有的鲜食玉米经过10道工序就可以摆上餐桌。而在第一道“剥皮”工序中,陈王4组的陈华英动作娴熟,她一天能给六七百斤玉米剥皮,一天收入约80元。

“车间用工50至60人,有效帮助了附近低收入群体和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双沟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而在姚集镇“万亩果园”,栽种40亩梨树的大户孙梯来这两天正招募工人进行剪枝、施肥,为下一季做准备。“果园用工很多,除草、除虫、授粉、剪枝哪一项都离不开人工。”孙梯来说。

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充分发挥黄河故道睢宁段资源禀赋优势,把产业项目、和美乡村以及富民增收等有机统一,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故道乡韵新画卷”。


■ 记者手记

曾经,黄河故道是一条“脾气暴躁”的母亲河,善淤、善决、善徙,受地势高亢、水系混乱、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等因素影响,黄河故道沿线土壤盐碱化严重。

如今,黄河故道是一条环境优美的幸福河,河畅、路通、岸绿,还承担着城乡供水、蓄泄洪水、农田灌溉、生态调节、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

睢宁县坚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并重,整合黄河故道两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农旅融合等发展要素和资源禀赋,精准发力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黄河故道睢宁段由“发展洼地”蝶变为“富民高地”,农户尝到了甜头,产业有了奔头,乡村振兴有了盼头。

信息来源:徐州日报



主管: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保宣教中心
主编:曹晓煜
审核:佟润雪
作者:武佩剑 魏来
图片:武佩剑 陈士洲 
版式:悦景




往期推荐

秋染潘安湖
2024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丨防治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湖水的情谊——从南四湖蝶变看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区域协同治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生态徐州
发布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时政,公布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环保动态信息,倡导绿色生态理念,共建生态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