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EW YEAR
“拓”五福“印”新年
钱币拓印体验
存羊爱礼——吉羊拓印
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的蛇舞新春·永永其祥——春节系列活动之“存羊爱礼——吉羊拓印”,主要通过老师讲解十二生肖、一阳生、三阳开泰等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拓印作品,领略精美的刻板与瓦当的艺术魅力,实践体验中国优秀传统复制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神兽贺岁
以四神为代表的神兽纹瓦当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经典藏品。瓦当纹饰源于古人浪漫的想象,各种神兽更被赋予辟邪祛灾、祈福承喜的神奇力量。该博物馆的体验活动——神兽贺岁,以馆藏经典神兽纹瓦当为主题,开展系列特色体验活动,包含瓦当拓印、石膏彩绘、巧手绘扇、托特包DIY等,通过文物传递出博物馆对观众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拓印新春,传承文化
西安市吉兆春皮肤医药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拓印新春,传承文化”手工活动,通过拓印活动,让参与者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
HAPPY NEW YEAR
春节申遗成功,让2025年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为了让大家能够近距离直观体验非遗技巧的精湛和独特,西安各博物馆精心准备了诸多非遗互动体验活动,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非遗盘扣·手作体验活动
盘扣,也称为盘纽,或者纽结、纽襻。是传统服装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盘花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非遗盘扣·手作体验活动”,将带领参与者体验盘扣古老技术,领略中国古典文化。
寻年味、品年俗、找非遗
西安市民俗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过大年一一寻年味、品年俗、找非遗主题活动”,通过非遗剪纸、写对联、吹糖人、舞龙、做花灯等活动,带领大家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吉祥如意中国“节”
中国结是一种古老而富有寓意的手工编织艺术,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和吉祥。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的吉祥如意中国“节”——结绳体验活动,带领大家体验手造之美,传承中华非遗。
大美关博·民俗年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大美关博·民俗年——非遗焕彩,瑞年寻根”活动,邀请大家非遗体验——乐新春(剪纸、中国结、年画拓印等)/祈福活动/民俗表演庆新春(华阴老腔)/诗歌赞新春/笔墨书法绘新春。
巧手捏花馍体验活动
陕西亮宝楼艺术博物馆的“非遗传承人巧手捏花馍体验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体验,让公众在体验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古琴非遗展演
西安市中国古琴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我们的节日”活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古琴非遗展演。
博物馆里蒸年馍(包子)
西安市新源民俗艺术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蒸年馍(包子)”活动,通过在博物馆里蒸年馍(包子),唤起大家浓浓的乡愁。
喜迎新春DIY手工活动
西安市吉兆春皮肤医药博物馆的博物馆里过大年“喜迎新春DIY手工活动”,通过剪窗花和制作灯笼,感受传统年味,共同迎接一个充满吉祥与希望的新春佳节。
非遗绒花工艺的美育体验
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非遗绒花,这一扎根于华夏大地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深沉的历史积淀与民族情愫,仿佛一部无言的历史画卷,展示着古人的心灵手巧与时光淬炼的韵味。
西安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特别策划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非遗绒花工艺的美育体验活动,为大家带来非遗传统工艺之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
公益讲解
春节期间,西安博物院每天安排2场公益免费讲解,由优秀志愿者、小小讲解员组织开展。
写春联、送福字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蛇舞新春·福送万家——大唐西市“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将联合西安古都中国书画院举办“写春联、送福字”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与。
翰墨飘香 喜迎新春
西安户邑民间艺术博物馆的“翰墨飘香 喜迎新春”活动,开展喜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新春送福活动
西安事变纪念馆的乙巳蛇年迎新春系列活动之新春送福活动,在游客服务中心设书写区,提供春联纸、毛笔、墨汁等,安排工作人员指导,游客书写后可带走春联,并获蛇年特色书签。
义发春联
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的“义发春联”活动,义务为参观群众发放春节对联300副。
迎新春 送春联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2025年“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将进行送春联、“福”字、义务宣讲等。
科普公益讲解
西安市云之翼航空博物馆的“文物会说话系列活动——博物馆公众教育——大国系列”活动,春节期间,博物馆向观众推出科普公益讲解,专业讲师带你穿梭于航空历史的天空,感受航空发展的辉煌历程和航空科技的前沿。
2025年春节期间
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
社教活动一览表
(以上具体活动以各博物馆官方信息为准)
整理:赵建兰
编辑:柯柳依
校对:韩佳颖
初审:马利利
终审:刘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