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侧记

政务   2024-10-15 21:05   贵州  
金秋时节,巍巍乌蒙山色彩绚烂,滔滔乌江水碧波荡漾,黔西北大地充满丰收的味道。

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建设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六年来,毕节始终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致力于将人口大市变为人力资源强市,促进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重教育以育才,抓产业以引才,促就业以炼才。2023年以来,毕节市新增技能人才5.17万人,培育“毕节工匠”技术技能人才5.47万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50多家,与广州共建粤黔“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14个,吸纳就业5019人。多措并举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有用之才,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订单班”助力学生就业。该校2019级“广州地铁订单班”毕业生瞿鸿,如今已在广州地铁公司上班。在返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时,她深情地说:“从事轨道交通地铁站务员这个职业,既给了我稳定的收入,又让我看到美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学弟学妹们早日来到广州地铁,努力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抢抓东西部协作的历史机遇,毕节积极与广州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深化“1+1+N”东西部协作育人模式,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联盟融入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采取“穗毕模式”开设了“广州地铁”“广州港班”等订单班160多个。

在威宁自治县哈喇河镇牛街村,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庆升的红菜薹供不应求。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到当地有名的蔬菜供应商,他用5年时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也拉开了威宁红菜薹产业发展的大幕。

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赵庆升和朋友凑资创立了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红菜薹,当年就成功赚到了产业路上的第一桶金。第二年,他扩大规模,成为威宁红菜薹产业的“急先锋”。

如今,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红菜薹种植基地1200多亩。此外,公司还给周边农户下了5000余亩的种植订单,带动大家共同种菜致富。“在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产业发展起来了,就业也不愁了。”在基地务工的牛街村村民周志才说。


创业能手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培育产业能人、带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大力支持有志之士返乡创业,毕节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在产业发展一线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一个个“田秀才”“土专家”正在广袤的黔西北大地上尽情施展才华。

在位于毕节高新区工业园区的毕节富阳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着赶制订单。“我在这里上班5年多,工作已经很熟练了,现在一个月工资有6000元左右。”当地居民张琼家住工业园区附近,就近就业让她觉得很幸福。


“今年以来,我们每月都生产两万余个箱包,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公司负责人刘昌敏说,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金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使得企业大大降低了综合成本。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通过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和政策扶持,毕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开发城镇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劳动者就近就业。2023年,毕节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2404场,参会企业达3681家,达成就业意向2.29万人。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累计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229个、投资金额401.32亿元。去年一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87万人。

来  源:新毕节客户端

编   辑:马召凤
责   编:李云侠
编   审:何   欢
监   制:叶启伟
总监制:马勋勇


威宁发布
讲好故事 传好声音 树好形象 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