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效显成效】大通公安:做强生态警务 守护绿水青山

政务   2024-11-05 17:50   青海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支脉达坂山南麓,是我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之一,群山之间散布着白唇鹿、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其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巨大,为青海省西宁市提供了超过80%的生产生活用水量,有“西宁水塔”之美誉,生态意义尤为重要。

(图为: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监测视频画面截图)

2023年11月,大通县公安局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强和改进警务机制改革,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加大部门警种联动,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立”的原则,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了全省首个生态警务室。从此,不论严寒酷暑,大通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辅警行走在平均海拔3800多米的达坂山中,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装备都检查好,我们准备出发!”10月28日,晨曦微弱,随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苏黎一声令下,巡护队员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深山巡护。

巡护队员驱车十几分钟来到海拔3200米的巴彦沟,期间不时有小动物在车前跑过。“车能到达的地方有限,有些地方还能骑马巡护,再往里走,海拔升到4000多米,山势更加陡峭只得徒步前进,有的路段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攀爬上山。”苏黎介绍到。


巡护途中,只要有动物粪便、足迹、毛发甚至爪痕,民警都不会放过这样的蛛丝马迹。同时,还通过安装红外相机,获取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像资料,民警对区域内多种野生动物的分布、活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前,在山里是有过偷牦牛等事情发生,现在有了生态警务室,山林安全了,牦牛也就安全了。”提起生态警务室,牧民白福军竖起大拇指点赞,“生态警务室警官还会定期来给我们宣传相关知识,让我们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片土地。”

除日常的巡护工作之外,巡护队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入户、入村、入院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我们不仅负责日常的巡护,还承担着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重要职责,因此,做好源头上的宣传预防,也很重要。”森林警察大队教导员冶俊说。


生态警务室成立后,重点落实常态联防、节点联勤、处突联动、部门联商、区域联管“五联”工作机制,实行大通县公安局、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通县林草局、省牦牛繁育推广中心四个部门常态化入驻的“24小时联勤作战”运行模式,形成治安防范、生态保护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深入推进“昆仑”“清风”等专项行动,通过徒步、骑马、无人机等方式多维度进行保护区巡护宣传,剑指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从“猎、养、售、运、食”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全链条打击。自生态警务室成立以来,已开展联勤巡护42次,开展教育宣传56次,布设红外相机67台,协助查处野外用火林业行政案件10起,救助野生动物45只。


 往期推荐


【媒体聚焦看平安】西宁公安全力推进平安西宁建设(三十一期)


【喜报】我局在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 | 在历史中追寻 从群众中走来(六)



来源:大通公安


编辑/肖文君 校对/张丹凤  审核/马立宁

西宁公安
传递公安好声音,传播警队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