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山/铜梁洞诗文选读 | 周敦颐《铜梁山木莲花》(总第05期)

政务   2024-10-17 11:13   重庆  

何以合川? 文象示之。何以文象? 诗文颂之。
本期要解构的文象是铜梁山/铜梁洞,主要文象视点为木莲花,要读取的诗文是周敦颐的《铜梁山木莲花》。

0文象信息


据池开智《合川历史文化纲要》记述,北宋时期,眉州“三苏”(即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阆中“二陈”(即陈尧叟、陈尧咨兄弟状元二人)都曾因仰慕铜梁山胜景而相继来游。
宋代周敦颐在判合州时,不仅独自常来,还经常与朋友一道游玩。一次他在带门生程颐(宋代理学家)游铜梁山后,特地为他题写了“烈烈公子,利名心死”的告诫语,嘱咐他在儒学的阐发和修持中要抓住澹泊名利、清心寡欲这一根本。

在这里,这些文化大咖们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值得拿来和今天的我们分享呢?寻之诗文,其中一景便是婀娜多姿的铜梁山木莲花。

铜梁山远眺


02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北宋五子”之一,宋代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道书》《爱莲说》《太极图说》等,著有《周元公集》(后人整理编集)。

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学问广博、思想精深,“政事精绝”、宦业“过人”,人品高洁、胸怀洒脱。以他为鼻祖开创的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多方吸收道家、佛家的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作为一代大儒,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子)孟(子)相当的地位,认为“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此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周敦颐画像


03 诗文推送


铜梁山木莲花

仙姿疑是华颠栽,不向东林沼上开。

异蕊每随榴花放,清香时傍竹风来。

枝悬缟带垂金弹,瓣落苍苔坠玉杯。

若使濓溪年少见,定抛兰桨到岩隈。

释义:
据史籍记载,铜梁山林木蓊郁,竹簧、木莲最佳。诗中,作者以“仙姿”代指木莲花,以“华颠”喻指远离尘世之人,以“东林沼池”喻指神圣高贵之所,以“缟带”喻指云雾,以“金弹”喻指果实,以“兰桨”喻指回返之意,以“岩隈”喻指铜梁山。全诗大意如是——

仙姿绰约的木莲花,不知是哪位白发高人所栽,它虽不及东林(佛寺)池中的白莲那么神圣高贵,却总是在石榴花开的季节随着竹林清风飘香恣意。它挺拔的枝条像是长在云雾里,有金色的果实垂挂在半空中,羞红,羞红。它美丽的花瓣掉在无人问津的苍苔上,有如奇珍坠在了玉杯中。倘使年少的我就得知有如此秀色,我定会不顾一切地早来观赏品鉴。

铜梁山木莲


04 鉴赏提要


周敦颐的诗文通常以托物言志为特点。大家特别熟悉的《爱莲说》就是通过描绘莲的气度和风节,来表达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在风格上,周敦颐的诗文多以唐风为主,典雅婉约,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寓于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中。

木莲花的花语是高尚。这高尚的木莲花植根于铜梁山上,犹如作者钟爱的白莲植根于山水诗人谢灵运开凿的东林池中,闻其香、怜其花、赏其果,不由得使人心旷神怡、自觉高雅,人格随之而升华。此时的铜梁山也因木莲的生长、簇拥而变得超凡脱俗、傲视群山,呈现出了一种美丽而又高尚的别样姿态。

东林白莲


05 漫读拾遗


木莲花,树态葱绿,叶形秀丽,枝条扶疏,其花白润如莲,清香可人;其果聚合深红,十分好看。这里再荟萃部分佳句以便看官你作深入地了解。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木莲恨花晚,蔷薇嫌刺多。(梁元帝萧绎《屋名诗》)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

木莲花下竹枝歌,欢意不多感慨多。(陆游《雨中游东坡》)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吕本中《木芙蓉》)

木莲花盛放

• 本发布作品系作者根据个人读书笔记整理、编著而成,为原创作品,若要转载须经许可并注明来源。

• 为便于阅读,发布时未一一标注作者所参考的文献、书籍和资料名称,特作说明并向原作者致谢,其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本发布所使用图片和摄影照片,除说明外,主要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 本发布为严肃的公益学习交流活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书香政协 · 政协书香



点击下方合集

“何以合川 | 合川十大历史文象诗文选读”

查看往期内容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尹红梅
编 审: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王 利
责 编:罗孝琴
来 源:合川政协君

合川发布
合川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合川区委宣传部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