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国内外专家共商挑战与应对,“2024年城市地质上海国际咨询会——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国际会商”于7月27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会议发布“地面沉降防治上海倡议”。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玉鑫、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牛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国际倡议计划主席、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Pietro Teatini作主旨报告。会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韦冬主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国际倡议计划、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科委、相关省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致辞
张玉鑫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地面沉降是关系上海城市安全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人民城市”需要地质安全的支撑保障。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明确要“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期待新一轮会商在系统总结60年来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国际化的视野,为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打开更广阔的理论空间,集聚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注入更创新的智慧力量,努力开创新时代上海地面沉降防治新局面,为加快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牛力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地面沉降防治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发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事关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人民群众安全。本次会议聚焦挑战与应对,总结地面沉降防治“上海模式”,推广地面沉降防治“中国方案”,旨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地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系统提升超大城市韧性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能力。希望以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以习近平生态思想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未来地面沉降防控工作,进一步扎实推进地面沉降综合防控取得新成效。
主题报告
何满潮院士在会上作了题为“上海地面沉降模式与防治策略”的主题报告。他结合上海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全面回顾了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历程,以全新的视角总结了上海地面沉降的空间模式、时间模式以及防控成效,并针对当前地面沉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未来地面沉降的研究重点和防控策略。
朱合华院士在会上作了题为“iS3数字底座及在地下空间中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从数字化、智能化视角,介绍了数字化转型中,iS3基础设施数字底座的特征与内容以及在地下空间开发评价、地下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分享了数字化技术供给与数字化技术应用融合的大量典型案例,为地面沉降防治的数字赋能及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指导。
Pietro Teatini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 “促进地面沉降防治和科学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倡议计划的作用”的主题报告。他从全球视角分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倡议计划作为地面沉降领域的国际协调机构,在推进地面沉降研究、促进合作交流、提升社会共识、推动学术发展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上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搭建实体化高水平国际协作平台,更好提升全球应对地面沉降灾害的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导。
倡议发布
会议发布了“地面沉降防治上海倡议”。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面沉降越来越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为积极应对地面沉降灾害带来的新挑战,“上海倡议”向全球地面沉降行业提出加强科学技术创新、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协作交流平台、强化政策法规支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等五方面的行动倡议,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努力,迈向更具韧性、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与会专家还进行了闭门会商,对未来上海地面沉降防治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实施路径、具体举措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上世纪60年代,为扭转上海地面沉降快速发展的趋势,1964年5月,原地质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邀请全国专家,在上海召开专题会议,就引起上海地面沉降的因素及其防治地对策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认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据此明确压缩用水、调整开采层次和人工回灌等综合措施。此次会议对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具有里程碑意义。60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自然资源部的坚强领导、支持下,上海始终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地面沉降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主办,自然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协办。
(来源:地质处、地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