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碑、党恩碑、丰收路,黑水镇宝剑村地标的背后……

政务   2025-01-20 18:51   重庆  


黑水镇宝剑村位于细沙河畔,与黔江区阿蓬江镇、金洞镇接壤,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啦调》的发源地。


这里有一块名为“甘棠德佩”的功德碑,立于道光年间,主要歌颂清中名臣鄂尔泰和晚清名将杨芳的功德和政绩。


宝剑碑。汪登平 摄

碑面上有一块化石,形如宝剑,故名“宝剑碑”,宝剑村也因此得名。


从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到乡村振兴快速推进,几任驻村工作队持续接力,该村背水岩人吃上自来水,洪家山污水不再横流。在四通八达的公路旁,蜂糖李、雪梨、蜜薯、前胡、玄参、油菜、鲜食玉米等产业如同连珠缀玉……


在新建的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灯光璀璨,村民们愉快地跳起了《摆手舞》,唱起了《阿啦调》,其乐融融。


党恩碑的正面。汪登平 摄

为歌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功绩,当地群众自发立了一块新碑,名为“党恩碑”。


“党恩碑”的来历,与该村第一书记黄果的一次遍访有关。


2023年6月,黄果在该村15组走访,遇到了正在管理前胡的吴航、吴飞兄弟。


黄果了解前胡丰收情况。汪登平 摄

“公路不通,豆腐盘成肉价钱;土地不平,大型机械进不来;水无保障,一遇天干喊皇天……”


吴家兄弟是该村返乡创业的中药材种植大户,由于受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付完民工工资,还要倒赔钱。


作为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选派到该村的第一书记,黄果忧心如焚。


全村遍访完毕,情况了如指掌,发展蓝图绘就于胸。


黄果自掏腰包为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汪登平 摄


“只有强基础,才能补短板、利长远;只有做强集体经济,办好老年食堂,丰富了文化活动,群众满意度才能提升……”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黄果的话掷地有声。

一年多来,黄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市财政局工作的平台优势,到处对接工作,10多个项目、近2000万元资金陆续落地,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当地群众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去年以来,全村5.5公里主干道拓宽工程紧锣密鼓推进;五盖等几条产业路已经硬化,大溪河道、沟渠得以整治,三家田建起了2座人畜饮水池,3000亩闲置土地资源得以盘活;通过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00亩蜜薯、500亩高山中药材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村里形成了油菜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村集体收入近100万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胡昌琴对村里的蝶变如数家珍。


出于感恩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该村15组群众将新修的产业路命名为“丰收路”,立起了“党恩碑”。


党如赤日耀东方,指引中华正道长。

破浪乘风经苦雨,为民谋福谱新章。

山河幻彩贫根去,科技兴邦国力强。

岁月流金恩永记,千秋伟业颂歌扬。


碑面上,金色的党徽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诗句幸福满满,意味深长……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记者:汪登平 杨承军丨编辑:熊 怡
值班:杨 兵 ▏总编辑:陈 杰

酉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酉阳发布
展示酉阳形象,传播酉阳资讯,提供便民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