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文摘   2025-02-05 15:05   黑龙江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享受美食对每个人都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食品安全更是不能忽视。但近期因为不当饮食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如何正确处理食物,预防食源性疾病呢?

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入不健康食品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导致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食源性疾病除了有消化系统症状,还会引起其他脏器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食源性疾病

01


感染性食源性疾病

·诺如病毒感染(常见的病因食品有熟肉制品、贝类、生食蔬菜水果);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的病因食品卤肉、生食蔬菜水果);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常见的病因食品卤肉、糕点、三明治、肉夹馍等);

·志贺氏菌病(常见的病因食品卤肉、凉皮、卤面、生食蔬菜水果等);

·米酵菌酸中毒(常见的病因食品有发酵玉米面制品、糯米汤圆、变质银耳);

·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剩米饭、面条、米粉、牛羊奶等);

·克罗诺杆菌病(婴儿配方粉、辅助谷类食品);

·副溶性弧菌(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

·李斯特氏菌感染(冷冻饮品、生食水产、蔬菜等);

·肉毒梭菌及毒素中毒(臭豆腐、风干牛肉、豆瓣酱、肉罐头、火腿、血灌肠等)。

02


化学性中毒(误食被污染的食物)

·亚硝酸盐中毒(熟肉制品、腌制蔬菜);

·甲醇中毒(假酒);

·有机磷农药中毒(误食被污染蔬菜、水果及农作物);

·瘦肉精中毒(猪牛羊肉及内脏);

·杀鼠剂中毒(误食被污染的粮食、蔬菜水果等);

·氨基甲酸酯中毒(误食被污染蔬菜、水果及农作物)。

03


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食用河豚、织纹螺、鲎);

·贝类中毒(食用贻贝、文蛤、赤贝、扇贝、牡蛎、泥螺等);

·组胺中毒(金枪鱼、沙丁鱼、鲐鱼等青皮红肉鱼类);

·龙葵素中毒(发芽马铃薯、未成熟西红柿);

·菜豆毒素中毒(未烹饪熟的四季豆、扁豆、芸豆);

·桐油中毒(桐油、桐油果);

·乌头碱中毒(川乌、草乌、附子);

·有毒蘑菇;

·霉变甘蔗、小麦、玉米等。


04


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旋毛虫病(未熟的猪狗羊肉);华支睾吸虫(生的或未熟透的淡水鱼虾);肺吸虫(生的或未熟透的淡水蟹、蛙、蛄、野兔野猪肉);广州管圆线虫(生的或未熟透的淡水螺)。



不同类的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若有进食上述可疑食品后出现呕吐、腹泻或者有头晕头痛、乏力、流涎、视物模糊、口唇及四肢麻木、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所进食的可疑食物,以利于得到更有效治疗。


怎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1、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场所就餐;

2、购买正规质量有保障的食品,不买街头流动商贩食物,不食用过期食品;

3、蔬菜水果清洗干净,不喝生水;

4、不生食海鲜及肉类,烹饪食物要熟透;

5、避免生熟食物混放、砧板刀具混用;

6、不食用野生动物、野生蘑菇;

7、剩饭菜要低温冷藏,再次食用时应充分加热;

8、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具注意洗净消毒,降低病从口入的概率。


编辑|张   欢
一审|孙洪源
二审|王晓坤
三审|张贵成


嫩江市人民医院
嫩江人民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