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1586字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在盛唐,商人属于贱民,商人子弟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时代给李白这个商人之子压的第一座山。
纵然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依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入门券,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讨权贵欢心,获得出入朝堂的机会,一旦权贵失去了耐心,他只能被赐金还乡。
倘若富二代李白出生在现在,该是什么情形?
如今这个时代,几乎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穿越到现在,有钱又有才的李白,该是怎样的存在?
2
李白成不了高适, 高适做不了李白。
《长安三万里》有两条主线,分别是李白的人生线、高适的人生线。
他们一生之中,真正有过不到十次交集,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人格对照,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适在扬州看到李白沉迷于歌舞场中,挥金如土 ,毫无追求,他痛心疾首,直言相劝,却被李白视为笑谈。
李白走的路,高适看不惯,更不会走。
而高适吃的苦,李白吃不了,也做不到。
高适在人生低谷期,于梁园晴耕雨读,勤练高家枪法,只为有朝一日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建立军功、封侯拜相……
字
此后,高适成为哥舒翰的幕僚,后在临潼一战中神机妙算,精妙布局,围魏救赵,成功地把这部电影从诗词歌赋的文学情怀小升华为保家卫国的家国大情怀,电影的格调高大上了。我不少人在这部李白为主角的电影里被高适圈粉了。
我们多数人,做不了浪漫的李白,我们更像高适,我们笨拙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得很慢却踏实。
我们都深深地懂得,在现实面前,浪漫只是一种调味剂,而现实主义,才是真正的主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前读《独坐敬亭山》,我以为是李白写他独爱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自从看了《长安三万里》了解了岐王李范、玉真公主更多的历史,才知道我又肤浅了。
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亲妹妹,特别喜欢与文人墨客打交道,还喜欢修仙问道。
而李白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大才子,也爱修仙问道,两人可谓情趣相投,一见如故。
他们一生有很多交集,传出不少绯闻。
玉真公主当年在敬亭山修道,李白为她写下了《独坐敬亭山》一诗: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有了前面的背书☘️相信我们再读这首诗,对李白相看两不厌的,是敬亭山,还是山里的人?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还是表白的情诗,就有不一样的理解了。
玉真公主去世后,同年十二月,李白也驾鹤西去,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理解诗词时,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场景与交际圈子等一并了解,就可能更精准地理解诗词传递的真情实感,不至于自以为是、南辕北辙。
男人至死是少年。
李白在安史之乱后,没有搞清楚状况,贸然加入了永王的队列,还为他连写了11首诗。
高适是讨伐永王叛军的节度使,抓李白是他的职责所在。
李白被抓获,高适的助理询问李白,为什么加入永王叛军的队列。
李白一脸懵:“永王三顾茅庐,邀我加入,还说他是奉命出征,是正义之师……”
李白一生天真随性,对政治斗争缺乏足够的敏感,由此可见一斑。
谋逆罪当诛,李白看来难逃一死,后来为什么被流放夜郎了?作为好友的高适,为什么没有伸出援手?
最后,影片借助监军程公公之口,道出了二人友谊的深厚:
高适深知以自己的职位向皇上求情,不足以保住李白,还可能害了他。
于是他偷偷向郭子仪写信,请求位高权重、威望极高的郭子仪保李白。
此前,李白、高适在郭子仪即将被斩时,拼命相救。
如今,恩人有难,郭子仪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李白死罪得免,活罪难逃,被流放夜郎。
李白吉人自有天相,幸遇天下大赦,获得自由之身,一时之间,狂喜不已,挥笔写下了《朝发白帝城》,也给了我们一个轻松的结局: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关于我:一个优秀大男孩的妈,一群可爱的小朋友的老师。三观不错。五官更好。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