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关注我们
近年来,永德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各方面,凝聚起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合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永德大地常开常盛。
乌木龙乡蕨坝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民族团结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石,通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巩固优势产业,探索发展新型产业,持续深耕脚下“良田”,让土地生“金”,带动群众致富。充分发挥高山休闲避暑区位优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拓宽民族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增值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农事、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游、生态游、观光游等“农文旅”业态类型。
蕨坝村以“帕帕窝”为“幸福密码”,抓实“两网融合”,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全面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帕帕窝”火塘调解室调解员使用本民族语言调解案件,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利用双语法官“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满足辖区内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运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等充分释法释理,让少数民族当事人在民族调解工作室中切身感受司法温度,广受群众好评。
永康镇康平社区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以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契机,推行“263”工作法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群众揪心、烦心、堵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随意上交,点亮百姓幸福“万家灯火”。
康平社区充分利用“双语普法队”“新乡贤服务队”等普法队伍,聚焦各类群体,抓住重要节庆节点,制定特色专属“普法套餐”,制作《政策赞美篇》《家乡赞美篇》《家庭关系篇》等法治宣传“啊数瑟”打歌调,借助“村村响”大喇叭和新媒体平台,让法治声音“声”入人心,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基层治理体系网织为“一张大网”,“网”住矛盾纠纷,“网”住坏人坏事,“网”住风险隐患,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网格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深耕细作“以案定补”调解工作机制,大力提升调解员积极性,切实发挥调解员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大山乡大山村全面贯彻落实县委“563”发展计划,在深耕传统产业的同时,锚定特色农业的新航向,以农业产业为画笔,精心绘就致富蓝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挺胸,迈向繁荣。以宗教活动场所、青少年法治宣传基地为普法宣传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法治副村长、法治副校长、综治员、网格员的联动作用,以“枫桥经验”编织起一张严密的法治网络,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分享各自的文化习俗与传统技艺,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枝繁叶茂”“幸福花开”的道理,如同石榴籽一般紧紧抱在一起,在法律的保障与约束下,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和美乐章。
通讯员:李学海 罗会兰 王为基
编辑:杨舒怡 责编:高国军
审核:范永政 监制:黄天虹
投稿邮箱\25979248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