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树新风|国际传媒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活动-建党百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2024-11-28 23:35   重庆  

建党百年来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学思想 树新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加深学生对辅导员这一角色的正确认知,11月27日18:00,国际传媒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青言青语”辅导员工作室举办了一场以“思想教育——建党百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为主题的师生交流研讨会。本次活动由黄覃老师主持,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活动伊始,与会学生发表了对辅导员这一角色的认知与看法。在交流互动期间,黄覃老师发现大家对辅导员的认知并不准确,在会中介绍了袁尚全老师并通过其《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一文为切入点,讲述了辅导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始于黄埔军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的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制度。1951年,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在高校推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65年,高校辅导员制度正式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也逐渐发展、成熟,始终跟随党的步伐演变成了如今的高校辅导员制度。

随后,黄覃老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职责和要求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与说明。明确辅导员的制度化是党的重大决策,是党加强青年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步。

最后,在了解了辅导员制度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后,与会学生对辅导员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事务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更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指引者,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促使学生在成长路上踔厉奋发、奋勇向前。

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加强了学生对辅导员历史发展和制度政策的理解与感悟,让同学们明白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成长路上的关键作用,提升了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深刻感受到了党对青年的指引与期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际传媒学院师生将以“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为出发点,循着辅导员思想指引的理想路径,实现学生成长教育的全面发展。


文稿 | 陈佳岳 卢思宇

摄影 | 曾智炜

排版 | 李明月

责编 | 李明月

复审 | 黄覃 邢兰

终审 | 张菡



重外国传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