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的地名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武平17个乡镇(街道)的地名,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识符号,它们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今天,就共同探寻武平17个乡镇(街道)地名背后的密码吧~平川街道位于武平县中部平川河中游河谷盆地,地域面积33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平川街道从建县至今都是武平县行政和经济文化中心,发源于雄奇丰饶之梁野山的平川河滋润哺育了千年古城,灌溉着这片土地,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平坦肥沃的地区,故以平川得名。
城厢镇位于武平县中部,地域面积163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城厢镇原为城关公社,1983年5月,兴南、城南、七坊、红东、钢铁5个大队划出成立平川镇(县政府所在地),1984年10月撤销城关公社,划分建立平川镇、城厢乡,位于七坊路中段。“城厢”指的是靠近城门的地区,而城厢乡地处武平县城郊,呈“品”字形分布于县城周边,故取名为“城厢乡”,2012年,撤乡设镇。
万安镇位于武平县中南部,距县城5公里,地域面积109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万安镇原名“刘坊镇”,相传,秦汉时南海国王城所在地就在万安官陂上的刘屋背。元朝至顺年间(1330年),兵荒马乱,武平县正堂(县长)魏侃夫卸任后,携眷属移居万安,为防贼寇侵扰,魏侃夫集乡民筑土城以御寇,寇不敢犯,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时人即将“刘坊镇”改名为“万安镇”,寓长治久安之意。东留镇位于武平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2公里,地域面积315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东留”称谓,源自百姓,源于生计。旧时百姓为生计所迫,组成了庞大的“担竿军”“棒棒团”。“米上盐下”的客商挑工,每日似蚂蚁牵线,穿梭来往,络绎不绝。东留有四墟百店供挑工停驿驻足歇脚,江西赣南至东留昔有三条路可通行,三条路各约100华里。粤赣商来闽,东行至和顺乡(即今东留镇)时已天黑,挑工说,向东再走5里,留一宿方能前行,因而得名为“东留”。
中山镇位于武平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1公里,地域面积191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中山镇原称武溪源,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始置汀州府,设武平(今中山)、南安(今平川)两镇,隶属汀州府,至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并武平、南安两镇为武平场。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升武平场为武平县。中山镇是武平升县以前的镇治、场治所在地,又是升县后的最初县治所在地。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91年),在中山设立武平千户所(俗称武所)至民国期间设立中山实验示范乡。苏维埃时期属中山区,先后有12个乡成立苏维埃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划为第三区、中山区,1958年设中山公社,1984年改称中山乡,1990年撤乡设镇。
民主位于武平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2公里,地域面积108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史载,民主原属武所(今中山镇),最早叫“禾坪,意作土地平坦肥沃好种稻子。“禾坪”以柔溪坝为最大,由于地形河道变迁,柔溪坝成为荒冈草地、沙滩。约在400多年前,逐渐有人搬迁到此地开基建房,后扩大为经商市场,因此又名叫“溪头”。清末先后改称“和平隘”“和平乡”“和平区”。1958年4月设民主乡,在开会取名时,会议上大多数民众代表认为,在共产党领导下,什么事都讲民主,干脆就叫“民主”好了。经过讨论,集中意见,一致同意将“和平”改为“民主”,民主乡由此得名。
下坝乡位于武平县西南端,距离县城30公里,地域面积93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和浩浩南流的下坝河,造就了历史上闽赣边的一个重要集镇。据说,明宣德年间,广东蕉岭与下坝之间就有船只来往。清乾隆时,赣南各县食盐都从下坝肩挑至江西罗塘,来往的挑夫日渐增多,于是就在这里开辟圩场名曰:太平埠。当时店房不多,从广东沿海载来的盐大多堆放在河边的沙坝上。买盐的人交完货款,便问客商:“到哪里挑盐?”客商答曰:“到下面坝里去挑。”“下坝”之名由此而来。
中赤镇位于武平县西南端,距离县城26公里,地域面积113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宋代,属和平乡。明时,属归郡里。民国初,设中赤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万成乡。苏维埃时期,属中赤区,有二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新中国建国初,先后划入城厢区、下坝区。1958年4月,设立中赤乡;同年11月,成立中赤公社。1960年2月,并入下坝公社。1961年4月,恢复中赤公社。1984年10月,撤销中赤公社,复设中赤乡,2018年,撤乡设镇。
岩前镇位于武平县南端,距离县城42公里,地域面积185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原称“岩前城”,宋时属禾平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岩前里,行政划分的落定开启了它在漫长时光里的故事篇章。“里”作为古时基层单位,蕴含着封建王朝对地方有序治理的诉求,岩前于此便有了官方认定的身份,融入大明版图,扎根农耕文明,烟火人家依此聚居繁衍,邻里秩序与乡土纽带也悄然编织。民国初设岩前区,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第四区,民国29年(1940年)设岩前镇。苏维埃时期属岩前区,有4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建国后先后划为第五区、岩前区、岩象区、岩前乡、红星公社、岩前公社。1958年设岩前公社,1984年10月,撤销岩前公社,设立岩前镇。古往今来岩前镇商贸繁荣、人文荟萃,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
象洞镇位于武平县东南山涧盆地,距离县城40公里,地域面积137.96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据宋《临汀志》记载,“象洞,……林木蓊翳,旧传象出其间,故名。”坊间传说“象洞”之名,乃是境内附会“群象止于其中”而得。象洞之“象”,始终以具体之“象”而紧紧相连。而昔时的“洞”,其实就是现在的村。《南武赘谭》中写道:“字书‘洞’,有幽壑之名,大抵深山穷谷、人迹罕至皆呼为洞,如洞天、洞府之类。其后人类日繁,土地日僻,仍其故名,俗於乡村之富者尚有‘洞主’之称。武平则有象洞....。”
十方镇,位于武平县东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地域面积156.23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据传,在十方镇三角坪曾有一座西湖寺,寺里供奉了一尊三元相公菩萨,有天三元相公菩萨托梦给寺庙周边的乡人,说住在西湖寺不好,经周边乡亲商量后,便将三元相公改由八个地方轮流供奉,这八个地方分别是:黎畲东西二方、胡屋、下围寨、白土、松山下、上葛藤坪、下葛藤坪,统称“八方”。后十方至广东的公路(国道205线)开通,才将鲜水、叶坑两个地方和原来十方盆地上的八个地方加起来命名为“十方”。武东镇位于武平东部,距县城30公里,地域面积136.82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考古历代武东镇在武平县的隶属划分,最早可上溯至北宋。北宋时武平县分七乡,统十七里十三保。武东划入县东安丰乡,统六保,其中有丰田保。清代区划仍按明代,史志未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东先后划为第八区、武东区。1955年11月,六甲片并入十方区,丰田片并入中堡区。1958年4月撤区分设六甲乡、丰田乡,11月成立和平公社(六甲)、东风公社(丰田)。1960年5月丰田并入中堡公社,六甲并入十方公社。1965年六甲、丰田合并为武东公社。1984年10月撤销武东公社,设立武东乡,2014年,撤乡设镇。
中堡镇位于武平县东北部,东邻上杭县,辖区面积175.55平方千米,辖21个行政村。中堡镇历史可追溯宋代,是闽粤赣客家地区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前迁居武平的89姓中,最早落籍中堡的有八姓,而其中五姓是宋朝元朝时迁入的。北宋徽宗年间林九郎就在中堡开基,历时已近千年,他是第一个把农耕文明带到中堡的人,也是众姓迁居武平较早的开基始祖之一。宋朝时属全县七乡之一,中堡地名在清朝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划为第九区、中堡区、上中区。1964年,成立中堡公社。1984年,由中堡公社改为中堡乡。1995年,撤乡设镇。
永平镇位于武平县北部,距县城26公里,是承接县城、武北四乡镇的交通要道,素有“武北南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256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5万人。相传北宋时设帽礤巡检司,南宋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设立“永平寨巡检司”,以拒外敌并负责周围村落的地方治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朝和民国时期也曾派兵把守这一要隘。可见,永平地名由此而得而延续至今,讫今已有七百多年。永平镇原名永平寨,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永平寨是兵家必争之地,四姑、相麻、香湖这三座山头扎有营寨,宋时设巡检司,将四姑寨、相麻寨、香湖寨三座寨统称为永平寨,“永平”由此得名。
桃溪镇地处武北四镇中心位置,距县城44公里,地域面积17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在过去,桃溪素有“桃地”一称。据《武平文史资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乘船沿汀州桃澜河回乡省亲,途经桃地目之所及皆是美景,青山秀水,良田美池,悠然惬意,恍如置身于现世桃源。感叹之余,他想起了苏轼的名句“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兴之所至为这片土地写下了“何时翠竹江村路,今日仙桃石洞人”这句妙联。名人效应,地名当立,后有人说“清溪流过桃地,就称桃澜或桃溪吧”,此后便称为“桃溪”。大禾镇位于武平县西北部,距县城58公里,地域面积188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大禾镇以村名,源自大禾村蓝姓开基始祖蓝大一郎君厚公当年开基大禾时,蓝公力大无比,勤劳耕种,所耕种的禾苗,禾杆粗壮,稻穗又长又大,年年丰收,声名远扬,因禾大收成好而称村名为"大禾村"。宋代,属永宁乡。明时,属大湘亭里。民国初,属桃溪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第九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大禾乡。苏维埃时期,属大禾区,有10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新中国建国初,设第十二区,后改为大禾区。1956年4月,与永平、桃澜区合并为武北区。1958年11月,设东方红公社。1960年10月撤销东方红公社,设立大禾公社,1984年7月撤销大禾公社,设立大禾乡。2019年,撤乡设镇。
湘店镇位于武平县最北端,距县城57公里,地域面积104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湘店,宋代属永宁乡,明时属大湘亭里。汀江穿店下村而过,每逢一、六好期,毗邻店下的长汀、上杭、会昌、 瑞金等县乡镇和本县特别是武北四乡及中堡、悦洋等地居民和商贩都来赶集,信息灵通,经济繁荣,税源丰富,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在店下村设联保处。民国初期在湘坑湖(今湘湖村)设湘湖区,刘氏宗祠名享八闽,名人众多,英才辈出。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第十区。民国29年,取人口最多的两个村“湘湖”的“湘”和“店下”的“店”各一字为乡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桃澜区、湘店乡、湘店公社、湘店乡、湘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