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围绕生态强省建设目标,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责,聚力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坚持不懈做好省域内蓝天、碧水、黑土司法保护的同时,不断加大多省合作,紧跟新领域新问题,运用法治方式助力生态吉林、美丽吉林建设,努力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协作机制》签署以来,三省(区)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江净、地沃、草绿、鸟鸣”专项行动;联合督办生物保护、水污染防治案件2件;办理打击非法捕捞、固体废物污染监督案件41件;督促清理非法采沙场9家;办理“黑土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9件,促成近万立方米黑土回填;加强沿江湿地和草原保护,推动修复湿地、草原27980亩。
结合松花江、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实践,三省(区)四地检察机关联合创建“松嫩护江蓝”跨区域协作文化品牌,被评为全国检察文化品牌的优秀品牌。“‘松嫩护江蓝’这一文化品牌的构建,既是检察机关延伸落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生态保护要求的务实之举,又是三省(区)四地检察机关聚焦筑牢北方生态与粮食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破解了松花江、嫩江流域治理问题,形成了跨区域协作工作合力。”白城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征宇说。
古老的遗迹,壮丽的山峦,好客的人民,边境的风情。最美国道G331途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多省。吉林省部分的G331国道以其秀美的乡村风光、奇绝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边疆风情而闻名,是外地游客来吉林的必打卡地。在满足基本交通运输职能的同时,陡然增加的旅游功能,如何确保安全有序,为G331国道全路径旅游发展贡献吉林治理经验和智慧?
为回答好这一问题,检察机关依托“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发现G331国道沿线防护设施安全隐患线索,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助力国道沿线安全治理。“接到线索后,我们立即组织办案人员开展了立案调查,并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进行联合踏查。”白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孙振杰说,经过实地勘查、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办案人员发现G331国道沿线多处休息区存在安全隐患、沿线垃圾堆放严重、观景台无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部分路段路基塌陷等问题。在充分调查确认公益损害情况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其对G331国道旅游沿线环境及公共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并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实现常态化监管。
截至目前,国道休息区更换围栏、重新规划停车位,增加渠化、增设卫生间、修补凹凸结构挡墙,增设、更换、修复标识牌……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管理措施迅速落实到位,不但解决了当前的山体不稳和落石问题、服务配套设置不齐备问题,还督促有关部门将存在问题的临江至苇沙河段路面整治纳入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统一建设项目,确保了后续的全面系统治理。
参加案件跟进监督现场听证会的代表委员对此高度评价,“检察机关的案件办理成效显著,公共安全改善明显,通过整治行动,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检察官在东北虎豹公园保护区内办理盗伐案件(图片:梁泽旭)
据了解,自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以来,吉林省检察机关紧密围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办理多起涉林涉猎案件,其中,涉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只、二级保护动物500余只;督促恢复林地面积66公顷,补种林木5万余株,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专业化办案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样本和“参考答案”。不仅如此,2024年9月,吉林省检察机关还与牡丹江市检察院等跨区域检察机关召开协作研讨会,就服务保障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加强跨区域交流协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通过跨区域协作,与兄弟省份检察机关共同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