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初到西吉中学,他就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吸引: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严谨与秩序。他深深地被这里的学习氛围所感染。敬业的教师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走廊间,他们专注的眼神、细致的讲解,无不彰显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而那群淳朴的孩子,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每一个微笑都流露出纯真与热情。在这里,他感受到了教师们的认真与专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严谨教学,更是在课外悉心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而学生们也同样刻苦努力,他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能见到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即使在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的严冬,这些清脆的读书声也未曾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更加激昂,仿佛是对寒冷天气的挑战。这种不畏严寒、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西吉中学学子们最宝贵的品质。“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他们走出去的一条较好的出路。”龚鹏说。
虽然支教期只有一年,但龚鹏依旧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他以其卓越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深刻洞察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赞誉。面对学生们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他并未气馁,而是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心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教学计划。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数学原理,引导学生们逐步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了启发式教学的元素,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地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此外,他也从未停下钻研教学技能的脚步,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遇到能打磨课堂、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丝毫不放过。每当有优秀的数学老师来交流学习,龚鹏老师都非常欣喜,他会主动地向这些优秀教师请教,诚恳的态度和踏实的做事方法获得同行们的高度好评。他们都说:“龚老师是个认真、踏实、勤奋、工作一丝不苟又高效的好老师。”
除了教学工作,龚鹏还经常和同事们下乡体验生活。在一次下乡体验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一个“新奇”的事物:水窖。
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因此,这里的人们骨子里就镌刻着强烈的节水意识。不同于城市里有便捷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西吉县的村民们必须想尽办法储存水。在他们的住宅门口,常常可以看到精心挖掘的水窖,这些水窖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下雨时收集雨水,以供日常生活之需。这对于来自不缺水的沿海城市的龚鹏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深刻的启示。看着村民们精心挖掘的水窖,听着他们讲述如何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的故事,龚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到莆田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们传递节水意识,让这些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长大的孩子们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他在课堂上也会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们提起自己在西吉支教时的这段经历,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到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龚鹏发现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到了节水知识,更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龚鹏感到欣慰和自豪,他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责任和使命。
龚鹏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回顾他的支教生活,虽然有些平淡,但处处彰显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爱。他说:“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见证了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我将带着这段宝贵的经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编辑:李菊菊
责编:禹晓云
政协西吉县委员会
办公室
0954-301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