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印江自治县洋溪镇蒋家坝村,漫山的茶园映入眼帘。近年来,洋溪镇严格贯彻落实“强村富民”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依托生态地理环境优势,把生态茶园、红薯等产业发展成“绿色银行”,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蒋家坝村茶产业
洋溪镇蒋家坝村位于洋溪镇北部,距洋溪集镇18公里,与江口县德旺乡和闵孝镇接壤,距杭瑞高速公路梵净山西收费站1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4.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401户160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024亩有茶叶5000亩,林地面积17211亩,森林覆盖率达90%。
蒋家坝是印江自治县国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是印江自治县茶园种植面积最多的行政村,是梵净山翠峰茶的源产地及核心产区,是印江自治县2022年“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示范村。2022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
蒋家坝与红薯
2013年冬天,刚从广州跑完运输回家过春节的刘勇,看到附近村寨里曾经的土地被一人多高的杂草包围。因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部分家庭劳动力短缺,造成大量土地荒废、闲置。刘勇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些荒废、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如何让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他结合洋溪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利用在外跑运输的机会,多次深入到广州、成都、重庆、长沙、贵阳等地的市场考察学习,最终找到了适合洋溪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作物——红薯。
在发展初期,刘勇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阻碍,村民不愿打破陈规,怕失败。为打消群众的后顾之忧,当年,刘勇果断卖掉了家里用来跑运输的车辆,外加多年来的积蓄,在村里承包了50亩荒废、闲置土地发展了红薯种植,同时成功注册了“贵州铜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了自己的红薯粉加工厂。当年经过精细管理,刘勇承包的50亩土地就收了25万斤红薯!他把红薯加工做成了红薯粉,其产品远销广州、重庆以及贵阳等地,获得了发展红薯种植的第一桶金。2015年,尝到甜头的刘勇开始动员群众发展红薯种植,为打破群众后顾之忧,刘勇还与群众签订了种植回收合同。在刘勇的动员下,近100户群众与他签订了种植回收合同。刘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管护。
为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辐射带动蒋家坝、桅杆,双龙、王家坡等村群众种植500—800亩。公司通过选用优质红薯种植,加工制作红薯粉,制作过程中未放入任何添加剂,从育苗、种植、收割、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生产流水线,从源头上就已确保食品健康、安全、卫生。因此,贵州铜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当地出名的优质农产品,红薯粉远销省内外,切实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强村富民“壮实力”
蒋家坝村的快速发展,除了产业外,还来源于村集体的团结同心。
组织共建,强发展主体。蒋家坝村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村支“两委”以集体资产、资源为依托,领办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主任兼任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法人),村民委员会指派人员担任合作社理事会理事,并通过法定程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村级管理职能与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架构,将富民强村的责任牢牢地压在村支“两委”及村干部肩上。按照组织共建模式,成立了洋溪镇蒋家坝村综合开发合作社。
决策共商,谋发展项目。按照“发挥优势、因村制宜、形式多样、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由村支“两委”从村级发展、村民致富的角度思考谋划产业发展项目。同时,充分发挥乡贤力量,利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将本村大学生、技术能人和村民组织起来,通过召开群众会、合作社推进会、村集体会等会议,共同协商产业发展、投资方向、股权占比和利益分配,广泛积纳“金点良策”,找准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富民强村。村支“两委”共组织全村群众多次召开群众会,协调解决了合作社发展茶叶诸多问题。
优势共扬,增发展合力。借助村支“两委”力量,充分发挥组织、政策、资源等要素优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汇聚合力。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实用性技能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着力提升群众种养殖技术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3期,培训200人次,有力有效提升了两个村种养殖技术平均水平,为全村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形成技术合力,共促产业发展。发挥要素优势,积极引导群众主动编制申报产业项目,采取帮助吸纳资金进入合作社、扩宽合作社销售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等方式,为合作社发展做好人力支撑、土地流转、市场拓展等服务,不断汇聚村级发展合力。
全民共股,激发展动能。蒋家坝村综合开发合作社通过政府投入和村干部示范带动,组织引导农户采取土地租金折价入股或现金入股方式参与,实现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
社会共治,稳发展环境。建立积分激励管理机制,制定《村民积分制管理办法》,以每户100分为基础,实行村民道德行为18项加分和4项扣分管理,激励村民积极参与集体产业生产劳动及村级公益事业,约束滥办酒席、不孝敬父母等不文明行为,同时将积分作为村集体产业效益分红的重要依据,有效减少邻里矛盾纠纷发生率,2022年至今无一起重大矛盾纠纷及群体上访事件发生,村民关系更加和谐有爱。
成果共享,显发展初心。在“村社合一”组织引导下,将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延伸到贫困户,探索创建“721”(集体收益的70%全村分红,20%村集体公共事业,10%滚动发展资金,)分红模式,让村社干部与贫困户精准对接,实现村社干部、贫困户和合作社多方共享收入。
集体经济“促发展”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