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30年工龄、年满70周岁的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固定发放这数额,你觉得可行吗?

文摘   2025-01-21 09:02   山东  

周末的下午,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快70岁的李大妈正坐在村口的广场上,和一群老人闲聊着。

时光飞逝,她从县里的国营工厂退休已近二十年了。平日里,李大妈常常与邻居们串门,在广场和公园晒太阳,种菜、散步,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李大妈一直是个勤劳的人,从年轻时起就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她在国营工厂工作时,每天早出晚归,尽心尽力。


退休后,她的生活节奏虽然慢了下来,但依旧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她喜欢在院子里种植各种蔬菜,不仅自己吃得健康,还时常分给邻居们,大家都夸她是热心肠。


在生活经济方面,李大妈除了依靠儿女每月给的生活费外,很多时候都舍不得用儿女的钱,知道他们在外工作也不容易。


而她平时主要依靠养老金来维持基本生活,很多时候日子都是过得紧巴巴的。李大妈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虽然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但她心疼孩子们的辛苦,总是尽量节省。


有一天,她无意间听到几个老朋友热议:“你们听说了吗?据说从6月起,工龄30年且年满70岁的退休老人,每人每月将统一发放5000元。也不知道这是真的吗?”


李大妈好奇地问:“我们年轻时为社会付出那么多,人人平等,统一发放5000元是合理的。但这消息可靠吗?”曾做过人事工作的刘大爷听后摇摇头,说:“别听风就是雨。若真如此,对很多人不公平。单纯按照工龄发放不可行,养老金需要体现一定的公平性。”


刘大爷继续解释道:“目前我国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约为3500元,还有很多退休人员养老金没达到这个水平。老龄化加剧,养老金问题复杂。领取多、缴纳少的现象导致利益分配失衡。”


我们通过以上对话,我们不难看出,所谓“6月起,工龄30年且年满70岁的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固定发放5000元”是不可信的。这类消息多是吸引眼球的谣言。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我们可以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养老基金负担不了那么多发放。

我国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养老基金统一发放,由年轻人缴纳,老年人领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均寿命延长,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例如,全国大约有1.3亿企业职工在领取养老金,平均每月3500元。只有少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和多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过5000元。如果统一每人每月发放5000元,那么,养老基金将难以维持。从而不良循环下去,养老金反而会大大的缩水。


为确保养老金可持续发放,只能逐年上调职工基础养老金,同时精细规划整体基金支出。


实际上,养老基金的运作机制是通过现行的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金来支持现有的老年人领取养老金,这种“现收现付”的模式本身就要求有足够的年轻劳动力缴纳养老金。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轻劳动力相对减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养老基金的压力显而易见。如果按照上述传言统一发放5000元,将对养老基金造成不可承受的负担,甚至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养老金发放。

第二,退休金制度的多样化。

我国的退休金制度具有多样性,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保险等。


然而其中,覆盖面最广的是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的多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而定,这使得养老金发放金额差异较大。养老基金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激发参保人缴费积极性。统一按工龄发放,将削弱参保积极性,从而破坏这一激励机制,挑战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


而退休金制度的多样化也反映了不同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人的实际情况。例如,一些高收入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在缴纳养老保险时缴费基数较高,缴费年限较长,他们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也较高。


反之,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群由于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对较低。如果统一按照工龄发放,忽视了这种差异性,将破坏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平衡,从而导致更多的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第三,工龄和缴费年限是两回事。

工龄长并不代表缴费年限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实行满30年,很多人虽工作多年,但因各种原因(如失业、病休等)未缴纳足够的养老保险费用。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按缴费情况计算,如果按工龄发放,工龄30年以上者均得5000元,将影响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计发。


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是决定养老金多少的重要因素,而不仅仅是工龄。很多老年人在工作期间由于体制变化或者个人原因,存在未能连续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


例如,一些人因为单位破产、裁员等原因在中途失业,导致养老保险缴费中断;还有一些人在工作期间没有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因此,工龄和缴费年限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用工龄来衡量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第四,对工龄更长的退休人员不公平。

工龄30年以上已属很长,但仍有工龄超过40年的退休人员。统一给工龄30年以上者发5000元养老金,这对工龄更长者显然是不公平的。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缴满15年即可领取养老金。若按工龄统一发放,15年缴费年限的标准也将失去意义。


对于那些工作了更长时间的人来说,统一发放5000元显然不能体现出他们多年的辛苦和付出。


例如,一些在岗位上坚守了4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退休人员,他们在职期间缴纳了更多的养老保险金,理应获得更多的养老金。


如果统一发放5000元,对这些工龄更长、缴费更多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现行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就是为了鼓励长期缴费,提高养老基金的积累,而这种一刀切的方式会破坏这种激励机制。


第五,各地经济水平、生活成本差异。

我国各地经济水平不同,生活成本和物价水平也不同。养老金计算公式按不同地区的计发基数计算,以反映各地生活成本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养老金较高,因物质水平高,计发基数不同。若养老金按工龄发放,会导致经济发达地区退休人员生活困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退休人员生活宽裕。


例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在这些地区,5000元的养老金可能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而在一些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同样的金额可能会显得绰绰有余。


如果统一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显然不能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的差异,导致一些地区的退休人员生活困难,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出现养老金“富余”的现象。这种不均衡的分配方式将进一步加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应该用什么方式和改进或完善呢?

首先,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公众对于养老金政策的误解。通过媒体、社区讲座等多种途径,让广大群众了解养老金的具体发放机制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从而避免谣言传播。


其次,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应制定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养老金发放方案。例如,可以考虑在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加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补助,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安享晚年生活。对于低收入、无收入的老人,可以通过社会救助机制提供额外的生活补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另外,还需要加强养老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作。通过透明公开的管理机制,提升公众对养老基金的信任度,增强大家的参保积极性。政府应加强对养老基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府应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养老服务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还应包括精神上的关怀,通过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养老基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规划个人养老金缴纳结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才能享受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如果感觉本文章有用不妨「赞」+「在看」让更多的人看见。

素材数据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具体请以当地政策为准


往期精彩👇👇👇


1.【精】身份证是1950年到1979年出生的,明年起或要直面现实了!早做准备。


2.【精】2024年养老金已调整,最新计算方法,你一定要懂!


3.【精】“通潮”要来了?央行明确,提前做准备:手握“两样”东西不慌!


4.【精】2024年,别再惦记教师这个铁饭碗了:教师的失业风险与出路。


5.【精】“养老金”好消息!32个省市养老金大比拼,看看你能领多少?

阿明笔记本
不贩卖焦虑,只为提供解决思路。带你玩转自媒体,为不懂运营项目的朋友提供深度有价值的内容,每天分享互联网掘金路子,关注我获取一手资料,朋友圈更精彩,请移步!
 最新文章